本报讯(记者 刘冕)3月3日起,全市高三学生将在家中完成一次“不见面”的全市统考——新高考“模拟考”。这次考试与新高考日程一样,连考四天。考场在家中,家长当监考,考生“云交卷”,教师也力争完成“不见面”的统一阅卷。4月上旬,本市还将进行全市统一的模拟高招志愿填报,促进考生熟悉志愿结构和志愿填报系统,了解相关投档规则,掌握志愿填报方法。
今年,本市实施新高考,原定于2月25日举行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但疫情来袭,“模拟考”推迟至3月3日至6日进行。采取居家考试模式,以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模拟考”全流程模拟新高考。前两天是统一高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考试;后两天是“6选3”选考科目,即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择3门科目进行考试,不分文理科。
依据通知,考生按照所在中学的具体安排参加测试,获取试题后居家自我管理或在家长监督下完成测试。考试完成后,按照中学的要求通过邮寄或发送图片等方式上交答卷。
教师也有新挑战——阅卷时要尽可能做到“不见面”阅卷,但判分标准要“齐步走”。北京教育考试院将指导各区统一评分标准,细化评分细则,各区统一组织或由各学校进行试卷评阅。评卷后全市统一汇总各区考生成绩。
马上就访
1、“模拟考”成绩与高考成绩有关系吗?
市教委:考生应通过本次测试熟悉试题结构和考试流程,了解本人各科目的大致水平和复习状况。不过,本次测试成绩和排名与正式高考成绩和排名没有关联性。
2、居家考场如何布置?谁来监考?
市教委:测试应在相对独立和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进行,并按统一的时间要求进行答题。
北京市特级校长、北京一零一中校长陆云泉:对学生来说,这是更严格的育人检验,也是独特的人生体验。考生一定要懂得,模拟考主要目的是“侦查”而非“定性”,是为了对前段复习进行评估,进而明确下一段复习的方向和节奏。除了考生自己的“倾情投入”,家长的支持配合很重要。家长就是主考官、监考员,要了解模拟考试的实施安排和要求,组织考生准时开考、交卷,严格监考、不打折扣。只有这次模拟考试考出真实水平,才是真正帮孩子。
高考研究专家、精华学校教育考试院高中教研部校长魏国:建议学生不要把这次测试当成一个普通练习,要认真对待这次考试。不妨把这次考试当成高考“大纲”。
3月3日
0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
3月4日
15:00-16:40 英语
3月5日
08:00-09:30 物理
11:00-12:30 政治
15:30-17:00 化学
3月6日
08:00-09:30 历史
11:00-12:30 生物
15:30-17:00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