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停课不停学”政策下的焦虑?

2020年02月13日14:19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原本2月17号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由于疫情的原因,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随着原定开学日期的临近,面对“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学校和家长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做法。于是,学生、家长、老师就产生了焦虑。如何破解来自学生、家长、老师的焦虑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是清。现在大家都在说“停课不停学”给学生,家长,老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在疫情何时得到控制无解的情况下,产生焦虑是必然的。此时,我认为首先要把握的是清。第一,清楚育人目标和育人方向,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第二。清楚“停课不停学”的政策要求,把政策理解透。第三,清楚哪些人在焦虑?焦虑的原因是什么?摸清底数才能有针对性的破解。第四,清楚什么是学习。真正理解学习的本质和目的。

二是静。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静下心来。常言说:静能生慧。事缓则圆。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学校拥有哪些教育资源,研究教师资源如何整合?课程如何整合?时间如何整合?育人目标如何整合?外部资源如何同校内资源整合?别人的经验如何借鉴?这就需要我们面临疫情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拿出真方法。千万不要方向不明干劲大,思路不清点子多。

三是度。度就是科学。论语中多次讲“过犹不及”谈的就是度的把握。无论面对什么情况,度的把握是最为关键的。在“停课不停学”的实施过程中。谁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家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时间多长才算合理?不是一个规定就可以解决的,要真正做到一校一策。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四是精。我们要确立“少即是多”的理念。“停课不停学”通知中,提到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绝不是学科教学的简单重叠和累加,我们要将学科进行整合,努力做到精学、精练,精准而有效。

五是慢。大胆推测一下,现在焦虑程度最高的,一定是发达地区的家长。因为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们,快节奏已经是常态了,突然让他停下来,会极其不适应,这些地区的教育也是如此。这次疫情,给我们按下了“暂停键”,把我们常挂在嘴上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变成了现实。既然已经慢下来了,我们就不要再急急火火地往前赶。我们真正的去关注一下孩子们学习的过程,研究一下学习方法,指导孩子去读书,去冥想,去发呆……回归教育和生活的本意。

六是尊。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著作《矛盾论》中说:“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在落实“停课不停学”通知的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谁?学习的主人是谁?当然是学生。所有的教育政策和教学资源都指向学生。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尊重被服务的对象。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

狭义的“停课不停学”是指停止了在校上课学习。从广义而言,学没有停,课也没有停。一场瘟疫不仅仅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对所有的人都是一堂人生大课,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收获很多!(刘显洋)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