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医护人员正在穿防护服,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昨天是北京医疗队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奋战的第5天,医护人员接诊的确诊及疑似患者已超过50人。此次出征,北京医疗队共有136人,在名单上,男护师或护士多达16人,这样的比例并不多见,面对疫情,男护士的优势到底在哪儿?
几天以来,至少有4位重症患者被送到了病区,刚送来时,别说走路了,就连意识都不太清晰了,抬担架的工作男护士们一马当先。
“这不只是力气大小的问题,更关乎职业暴露这样的关键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关宏奎在接诊一位重症患者时发现,女护士抬担架床非常吃力,她们弯着身子会使面部离床上的患者更近,这无异于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从发现这一问题开始,凡是值班的男护士,几乎接下了所有的重体力活。医护人员每次接班从驻地赶往医院时,也会有一些沉重的物资需要带过去,在非常时期,医护人员要尽量避免“非战斗人员”接触病区,找其他人来帮忙搬运物资是不现实的,此时接班的男护士们甘愿当起了“壮劳力”。
此次驰援武汉,北京天坛医院出征的男护士是最多的,共有6人,领队顾怡明医生的一篇日志,记录下了小伙子们在首个夜班的点点滴滴:“艰苦的24小时,从昨天到今日凌晨,北京天坛医院9名医生护士完成了所有班次的工作。白班收治15个病人,小夜班收治4个病人,不眠不休的24小时。”
当天值白班的王博、侯玉华,作为第一个班次是最辛苦的,因为白天也就意味着是收治病人的高峰。他们理顺了流程,收治患者最多,穿隔离衣时间长达7个多小时,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他们差点虚脱了。
接诊工作中,男护士实际上确实承担着更多压力,因为男士体型较壮,现有的防护服对他们来说就像紧身衣一样,穿脱相对不便,每一个动作也都要小心。为了避免更换防护服耽误接诊时间,很多男护士在进入隔离病区前的一个小时之内就不吃不喝了,防护服一穿就是6个小时甚至7个小时,待任务顺利完成了,人已筋疲力尽。
“若是放在前些年,北京可能只有安定医院有男护士。”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三级调研员刘颖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市全部在册护士人数147489人,其中,男性6026人,占比4.09%。在北京的医疗系统当中,这几年,男护师、护士的比例有增加趋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无论男女,整个护士团队都展现出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昂扬斗志,而男护士们也展现出了他们在力量和性格方面的优势,很有担当。这也为今后的医疗支援工作提供了经验。本报记者 景一鸣 王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