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王雨云 :当代表三年 今年说游戏更有“底气”

2020年01月17日07:3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当代表三年 今年说游戏更有“底气”

  市人大代表、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兼发言人王雨云(右)

  去年底,北京发布《关于推动北京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北京将建成“国际网络游戏之都”,到2025年北京市游戏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北京游戏产业的现状如何?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独家专访市人大代表、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兼发言人王雨云,分享对北京游戏产业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谈公众印象

  公众对游戏态度的转变才刚刚开始

  还没到被所有人理解、接受的程度

  北青报:您在参加海淀团分组审议时说今年发言更有底气了,为什么?

  王雨云:去年底《意见》发布时,公司高管都非常兴奋,这是北京第一次发布游戏产业政策,无疑给游戏从业者打了一剂强心针,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一个产业的发展,政策非常重要。政策好比土壤,可以决定一个产业今后长成什么样儿。《意见》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游戏产业年产值要达到1500亿元的目标,而截至2019年底全国游戏产业年产值才2400多亿元,可见北京未来五年游戏产业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北青报:近年来人们对待游戏的态度是否有变化?

  王雨云: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北京市人代会。记得三年前第一次上会的时候,我作为700多名市人大代表中唯一从事游戏产业的代表,无论会上讨论还是私下聊天,很多代表经常会问我:你们怎么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怎么对青少年负责?质疑的声音比较多。现如今,人们对待游戏产业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逐渐被公众正面看待。

  北青报:公众对游戏产业存在质疑和误解,您认为根源是什么?

  王雨云: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游戏也不例外。决定游戏正负效应的关键在“人”,那就是游戏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公众对游戏产业存在质疑,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游戏产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游戏开发企业和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劣质游戏产品确实存在。仅2019年,全国就有一万多家游戏公司退出市场。可见现在是一个“洗牌”的过程,头部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价值和社会效益。《意见》发布后,游戏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晰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游戏企业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呼吁成立游戏产业联盟,共同做好行业自律,扭转“鱼龙混杂”的局面。

  二是社会公众对游戏产业仍缺乏全面了解,对游戏的认知容易“矮化”“窄化”,容易产生偏见。我们不回避游戏使用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它的正面作用也要被充分认识。只有掌握游戏的“正确打开方式”,才能科学使用,扬长避短。现阶段,公众对游戏态度的转变才刚刚开始,还没到被所有人理解、接受的程度。

  谈企业责任

  目前正开发新的限制机制

  提升“防沉迷”实效

  北青报:《意见》提出“要加强游戏出版后监管,落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相关要求”。在“防沉迷”方面有何实招?怎样落到实处?

  王雨云:“防沉迷”是游戏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国家对此也高度重视。现如今,责任意识已经落实到了技术层面。早在2007年,国家就开始推广“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比如,注册完美世界各款游戏的用户,注册时需要填写真实的身份证信息。如果用户未满十八周岁,或身份证件号码与姓名不一致,使用虚假身份证号、虚假姓名,系统均将该账号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间隔时间、收益进行限制和引导。游戏从业者应该加强责任意识,自觉推广使用这套系统。

  当然,防沉迷系统并非一劳永逸,需要不断演进和日益完善,目前我们正在开发新的限制机制,进一步提升“防沉迷”实效。保护未成年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单靠游戏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我认为要“疏堵结合”,除了监管和限制,也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如果家长也能加强对游戏的全面认识,当好“把关人”,在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方面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北青报:成年人是不是也要考虑“防沉迷”?

  王雨云:与未成年人相比,成年人的自控能力、游戏鉴赏能力更强。目前也有一些游戏产品使用了“健康系统”,如果成年人的在线时间过长,也会被强制要求休息。

  谈产品内容

  游戏产品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

  是承载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

  北青报:为推动北京游戏产业健康发展,《意见》提出了10项重点任务,摆在首位的就是“弘扬主流价值”,强调“突出游戏社会应用价值”。您如何看待游戏的主流价值和社会价值?

  王雨云:游戏产品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游戏产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价值,游戏成为承载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游戏有一个天然的优势:让有意义的事情更有趣。因此,如果把“主流价值”和“游戏产品”结合起来,就能让“主流”更加“流行”。

  就拿完美世界研发的游戏《诛仙》来说,目前有8000万用户,我们与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第四代花灯传承人合作,把秦淮河风光、花灯、当地民俗等元素植入到游戏中去。在元宵节当晚,线上用户与线下公众一样,也“吃”了糖葫芦、猜了灯谜、玩了灯会……通过游戏给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这就体现出了游戏的社会价值。

  谈商业模式

  教育军事等功能性游戏

  需要政府扶助研发

  北青报:《意见》提到“强化游戏教育引导功能,鼓励研发军事模拟、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市场营销、政府管理等功能性游戏”。功能性游戏怎样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王雨云:功能性游戏有着跨界的特征,兼具游戏性和功能性。我举个军事模拟游戏《光荣使命》的例子,用户以一名战士的身份,参加代号为“光荣使命”的大型实兵对抗演习。这款游戏开发了军用版,为部队官兵专供,用于虚拟训练,游戏难度较大。该游戏有“基础训练、单兵任务、班组对抗”三个模块,玩法更贴合部队官兵的综合素养培训。其社会价值体现在创造了更多军事训练场景,包括在实际训练中较难搭建的场景,通过开发功能性游戏的方式,为部队官兵参与训练、提升素养提供了有益补充。

  现如今,各国都愈发重视飞行模拟器、军事游戏、智能训练装置等的研发和实践,用电子游戏的方式可以普及军事科技知识,让年轻人了解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未来战场,在虚拟环境中提前感受和参与战争。

  《意见》鼓励研发类似这样的功能性游戏,这为游戏从业者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中国缺乏成熟的功能性游戏,公众能接触到的并不多,市场上仍以娱乐游戏为主。

  北青报:缺乏成熟功能性游戏的原因是什么?

  王雨云:这与商业模式有关。功能性游戏的目标群体、推广渠道、经济效益与传统游戏不同,需要政府参与进来一起做。

  例如,有教育功能的游戏更多是针对学生的,游戏企业可以研发一款做化学实验的游戏,学生在手机上就可以模拟实验操作全过程,打破了必须进实验室操作的时空限制。但是,这种功能性游戏研发出来以后怎样推广?如何盈利才能养活研发团队?靠传统商业模式是行不通的,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意见》鼓励有条件的重点区出台游戏产业配套扶持政策,拓宽资金支持。我们期待着相关部门出台实施细则,推进政策落地。

  谈开发人才

  新人应聘后基本上不适应

  游戏企业的实际需求

  北青报:当前发展游戏产业还面临哪些“卡脖子”问题?

  王雨云:缺人才。中国每年游戏产业人才缺口大约在40万左右,但是全国高等院校里几乎没有一家专门开设与游戏相关的专业,这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产业发展缺少学术研究,造成根基不稳,难以从流行文化转变成新兴业态;二是给企业招人、用人带来困难,增加了人力成本。由于大学里没有针对游戏产业开设对口专业,新人应聘后基本上不适应游戏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至少要花费半年时间开展新人培训,才能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这又增加了用人成本。

  北青报: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今年上会您带来了什么建议?

  王雨云:今年我提出的建议,就是关于提高游戏社会价值的。我建议从政策、学术、社会三方着力,共同提升游戏的社会价值。

  在政策层面,《意见》中已经明确北京建设“一都五中心”的目标,其中“游戏社会应用推进中心”就是要突出游戏社会化价值。我建议未来应细化鼓励细则,对开发功能游戏的游戏研发者给予资金、基金、合作方向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拓展思路,以试点等方式支持倡导游戏社会化应用。

  在学术层面,《意见》中提出的 “一都五中心”中也包括“游戏理论研究中心”,重视理论研究对于游戏社会化价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建议政府部门鼓励社会资本对产教融合项目给予支持,培养出更多既懂得社会各界规则,也深谙游戏化机制的复合型人才。

  在社会层面,建议从大众传播等角度多宣传游戏社会化应用的实践及成果,逐渐改良社会观念、提高全社会的游戏认知,尤其是游戏正向价值的认知。另外,建议尽快面向社会开放文化大数据,鼓励游戏企业依法开发利用,将中华文化元素和标识融入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提升游戏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观点

  市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

  发展游戏需抑制负面效应

  同时处理好两个关系

  “游戏产业是朝阳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妥善解决好两个关系。”市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表示,首先是“吸引眼球”与“保护视力”之间的关系。有研究显示,10岁以下孩子看屏幕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10岁以上15岁以下孩子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

  “眼睛是要休息的,现在青少年近视率很高,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有关系的。”郑萼认为,游戏产品既要吸引人,又要兼顾视力保护,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其次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有一次我带领大学生演出团去国外参演,团队里的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彼此间不完全熟悉。在休息时间,我发现学生们都在看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没有相互交流的意识,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带队老师马上开会解决这一问题。”郑萼说,学生可以享受虚拟世界中的乐趣,但不能沉迷。游戏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尽力抑制这些负面效应。

  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

  学校对娱乐游戏比较慎重

  教育功能游戏值得探索

  “学校对娱乐游戏比较慎重,但对于有教育功能的游戏产品还是值得探索尝试。”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学课堂会融入一些游戏化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体验和认知。同时学校也曾开设编程课程,教学生开发小游戏。这些设计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发展都是有帮助的。

  “虽然学校不主动让学生体验娱乐游戏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会相互交流游戏体验,娱乐游戏成为部分学生关注、讨论的话题之一。因此,学校要加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娱乐游戏。”陈恒华说,在家长会时,老师会给家长做培训,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接触的游戏是什么,判断游戏内容是否适合,“有些游戏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对知识学习和成长发展帮助不大,就要加强管理。”

  “另一方面,家长还要规定孩子接触游戏的时间,不能过长。”陈恒华说。

  本版文/本报记者 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责编: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