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长金晖:打造“精致东城” 以高标准精细化引领城市品质提升

2020年01月16日22:22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池梦蕊)北京“两会”期间,推动老城保护复兴、推进街区更新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1月16日,北京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区长金晖就东城区街区更新、街巷整治等相关工作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区长金晖。 人民网 池梦蕊 摄

继续推进街区更新

每个街道至少开展1个街区更新试点

北京老城是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区域,其中街区是最能体现首都特色风貌之地。街区是城市有机体的基本细胞,也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所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街区更新是指通过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对存量城市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和综合改造,以街区为单元,用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和行为系统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问题,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复兴,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街区空间。

作为首都核心区,东城区是北京文物资源最丰富、分布最集中、历史文化街区最多的城区,其中北京老城33片历史文化街区中有18.5片在东城,东城总面积的70%以上在老城。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老城复兴的关键在于街区更新”。

金晖表示,近年来,东城区在北京市率先开展街区更新,探索符合老城特点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之路,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战略举措,是落实新版北京总规各项要求、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四个服务”水平的内在需要,是传承文脉、留住乡愁、打造首都历史文化“金名片”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破解“大城市病”、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承载相协调、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

2019年,东城区率先制定《东城区街区更新实施意见(试行)》,综合考虑历史文脉、功能定位、行政区划、社区沿革、道路边界等要素,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首要价值导向,原则上在不打破街道行政边界的情况下划分更新单元,在将全区17个街道划分为82个一级更新单元和140个二级更新单元。针对建成区多元主体、渐进式更新的特点,变指标式的管理为导则式的管理,建立“街道层面+一级更新单元+二级更新单元”三个层次的街区更新规划体系,制定《东城区街区更新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涵盖环境、功能、风貌、社会、经济、文化、治理等15个方面的内容,各街道细化完善工作台账并推进实施。选取了北新桥街道作为试点,开展街区更新示范设计。

“2020年,我们不仅要把这些试点落地,还要健全‘两个体系’,实现‘两个突破’。”,金晖强调,“两个体系”就是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这既是打好基础、夯基垒台,也是顶层设计、立梁架柱。“两个突破”就是市场力量和协同治理平台,老城内大多街区更新项目,难度大、资金需求量大,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无法支撑,必须要借助市场化的力量推动,鼓励产权主体的自我更新以及社会资本、公益资金的进入、金融手段的创新。

此外,还要通过建立协同治理创新平台,进一步联合动员各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包括专家顾问团队、责任规划师团队、志愿者团队以及媒体团队等,推动街区更新工作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让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

着力打造“精致东城”

满足东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之前召开的东城区区委全会上,东城区提出做好2020年工作,必须把握好一个总目标和“五个东城”建设。总目标就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五个东城”就是文化东城、活力东城、精致东城、创新东城、幸福东城。文化、活力、精致、创新、幸福,这“五个东城”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晖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东城区将以“五个东城”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区域发展品质。“‘五个东城’建设中,文化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活力是我们的发展愿景,精致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创新是我们的动力源泉,幸福是我们的工作落脚点。”

精致是一种标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各项工作绝不能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要勇当先锋、走在前列。精致是一种能力。更加突出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精致是一种态度。打造“精致东城”,要始终坚持高标准、精细化,坚持在深化疏解、强化治理、优化提升上下功夫,抓好物业管理和垃圾分类工作,在街区更新中多一些细节打磨、多一些人文关怀,继续把工作一点一滴地抠细抠实,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让“精致”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满足首都人民、东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20年,东城区将继续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统筹做好崇雍大街南段、平安大街等街道整治提升,背街小巷实施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非机动车管理,探索治理核心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的新路径等方面,让“精致”贯穿工作全过程。

(责编:池梦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