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听取大会发言。本报记者 王海欣 摄
“接诉即办”提质升级、创新街区治理、统筹农村污水治理、实现“病有所医”……昨天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委员们聚焦首都城市治理、基层精细化服务,积极献言,共进良策。
董明慧委员
推动“接诉即办”提质升级
市政协委员、通州区副区长董明慧委员在代表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发言时说,如今“接诉即办”响应群众更迅速、基层治理更聚焦、吹哨报到更见效。让“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成为常态,有效推动干部走出机关,为首都治理工作确立起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的鲜明导向。董明慧说,“吹哨报到”改革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为此她建议,应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工作,把“接诉即办”、“吹哨报到”放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全局中,进行认识再深化,推动实践再深入。
建立“举一反三”机制,对群众诉求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出工作中带有共性系统性的问题,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建立主动深入群众、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制,与“接诉即办”形成有机整体。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
董明慧还建议,进一步提升“12345”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打造网上“12345”,进一步方便市民。
柴文忠委员
构建“微循环”打造街区治理新模式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柴文忠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发言说,12345热线每年有300万件左右的诉求量,其中多数诉求在街区层面进行处理处置。在现有街区治理改革的基础上,打造街区治理新模式,对于构建超大城市街区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柴文忠认为,应建立完善街区社区党建引领与议事协调机制,将问题解决在街区,鼓励街区构建快速收集居民反映问题并同时解决问题的治理“微循环”模式。进一步鼓励“守望相助”街区自治模式,凝聚同心家园情怀、培养共同家园意识、培育街区共治精神,并充分发挥城市志愿队伍的作用。
此外,编制街区更新规划,培养街区治理“全科医生”,组建综合处置队伍。同时,充分利用视频摄像头和城市大脑建设基础,精准识别城市管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能和水平。
赵亚洲委员
精细化服务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赵亚洲委员代表民建北京市委发言时,建议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以精细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赵亚洲代表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在品质提升阶段,为不同地域、不同消费能力和品质诉求的人群,提供动态调整的精细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众的新期待。
此外还建议优化街道量化考核标准,对全市以核心目标和关键成果为统一标准进行考核,对不同街道社区以自下而上共同确定的具体目标和成果进行考核,对城乡交叉区域较多的区给予更多关注,优化现有考核指标中对行政区划的限制。建议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差异性政策和针对性资源。
李鸿泓委员
统筹农村污水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
农工党北京市委常委、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院长李鸿泓代表农工党北京市委发言。李鸿泓代表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科学编制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加强“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出台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平原区农村居住相对集中,具备统筹区域治污的条件,适宜建设联村污水处理站,发挥规模处理效益;部分有条件的村庄,可以探索接入城镇管网。
李鸿泓还建议,建立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模式和监管制度。建立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资金保障渠道。建立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主体,运行管理制度。
许槟委员
让“内环路”成老城品质、活力功能环
市政协常委、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许槟委员代表致公党北京市委发言。她建议提升完善北京“内环路”品质和功能,推动老城活力生发与可持续发展。
“内环路”是指由二环内四条城市主干道围合而成的一道17公里的“环路”,包括平安大街、两广路以及东单、西单的南北延长线,有17个地铁站点。它在老城位置居中,距离二环路历史城郭和天安门广场的距离均在2到3公里之间,在城市发展中始终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
许槟说,在空间格局的战略性认知方面,应明确“内环路”在功能秩序中的角色定位,补充与老城生活服务相关的骨架性供给体系,共同缔造并实现老城整体的发展目标,可补充“内环路”在组织多元城市生活的结构性作用,形成“两轴+双环”、“都与城”交相辉映的老城空间格局秩序。
建议发挥“内环路”公共空间的枢纽作用,形成串联沿线并辐射全域的为民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内环路”在老城公共服务系统中的结构性支撑作用。在公共设施空间体系方面,应重视老城百姓对日常生活服务品质和内容提升的迫切需求,使沿街公共设施的业态多元化、服务生活化、消费层次化,使沿线轨道站点周边的功能有机更新与街区内部的服务需求形成供给匹配。
杨金龙委员
加强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融合
民进北京市委副主委、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杨金龙委员代表民进北京市委发言,建议加强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融合,促进城市绿色交通出行。
杨金龙代表民进北京市委建议,合理规划和配置土地资源,升级改造铁路客运枢纽站外部接驳交通系统。根据北京铁路客运枢纽车站主要设置在市区的特点,在铁路枢纽车站新建或者改扩建过程中,优先把配套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放到首位。利用闲置的企业铁路专用线及配套设施,升级改造成市郊铁路线,并在周边居民区或办公商业区内设置市郊铁路专用火车站,按城市公交化模式打造形成市郊铁路高效便捷的交通保障设施体系。
杨金龙还建议,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跟踪北京铁路客流变化需求。坚持“以客流为导向”,针对铁路运行图的调整和客流变化,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和相关部门联合监测机制。定期对接驳交通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编制《评估报告》,各相关部门及时对不适应接驳交通的设施进行优化、整改或变更,动态解决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疏解能力的匹配问题。
马立霜委员
加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实现“病有所医”
医药卫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廊坊儿童医院院长马立霜发言。她说,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是实现“病有所医”目标的重要环节。
她建议,建立科学管理机制,补足院前急救人员缺口;建立动态编制增减机制,建立合理薪酬和绩效激励机制,落实体现特殊行业的津贴待遇;建立合理的晋升、转岗机制和提前退休政策,开拓合理且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空间。
进一步加大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财政投入,引入社会资本补充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相关企业有偿租赁救护车辆以弥补不足;根据各地区百姓需求大数据,建立动态站点分布机制;开发具备定位功能的急救APP,方便群众一键呼救、自动定位等。
尽快实现有条件的区级急救分中心建立独立运行机构;进一步完善统一的急救分中心和站点房屋标准。加强院前、院内急救沟通,将交管、消防部门纳入到急救网络体系中,建立联动保障机制。优化院前急救收费流程,改进收费方式,提高可及性和便利性。
加强社区院前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构建“减灾型社区”。在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中植入“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思想,构建大院前急救体系,提高公众对急救的理解和认知。
本报记者 孙颖 宗媛媛 李博 陈圣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