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李妮娜:体育教学应杜绝“考什么练什么”

建议体育中考增加体适能考核 

2020年01月15日07:3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体育教学应杜绝“考什么练什么”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昨日,来自共青团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干部李妮娜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运动能力不足导致的体适能下降,是制约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她建议,改革现有体育中考模式,增加体适能考核指标。

  “当前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现代化的生活使儿童青少年养成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严重威胁他们的身体健康,导致成人疾病低龄化。”李妮娜委员表示,她曾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市拟定小学阶段增加至每周5节体育课,初中阶段增加至每周4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增加至每周3节体育课,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中小学生能够达到每天一小时及以上体育锻炼时间,“但仅仅强调时间是不够的。”

  李妮娜称,目前体育教学大纲中缺乏相关的理论教学,尚没有将体育运动和全面身心健康建立联系。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在运动促进健康的意识上还非常薄弱。此外,体育课过于强调足球、篮球、武术、健美操等技术练习,缺少相应的体适能教学手段,导致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基本动作能力较差,体适能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不清楚什么是体适能,不清楚如何全面提高自己的体适能水平。

  “体适能是指人体有足够的体能和精力应付日常工作生活和突发状况而又不感到疲劳的能力。”李妮娜表示,经过一年的调研,她发现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开展体适能相关课程能力普遍不足。使用的练习方案也没有和近年来的体育科研成果相结合。

  李妮娜委员还注意到,校外体育类培训班质量良莠不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培训班以学习运动项目技术为主,甚至出现了运动技术教育低龄化趋势,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引导机制。为此,她建议加大对幼儿园、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力度,建立儿童青少年体适能课程培训体系,通过3到5年时间,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

  考虑到短时间校内体适能课程供给不足的情况,李妮娜建议,各学校可利用区域社会资源,联合开发适合儿童青少年的体适能类课程,充分利用好学校3点半放学以后的时间,改善儿童青少年的体适能水平。同时,鼓励企业在学校周边、社区中开设普惠性儿童青少年体适能类培训机构,将高水平、普惠性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培训送到百姓身边。

  她还建议,改革现有体育中考模式与机制,探索增加体育考试分值,改革考试项目与评价标准,增加体适能相关考核指标。“避免学校出现‘体质测试考什么,学校就练什么’的现象。”李妮娜委员称,应杜绝体育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将体育考核与评价贯穿至幼儿到大学的全学龄阶段。

  摄影/本报记者 郭谦

(责编: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