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热议院前急救 建议急救知识走进校园

2020年01月13日11:22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委员热议院前急救,建议急救知识走进校园

  新京报讯(记者 许雯)五分钟,是大脑对缺氧耐受的最长时间,也是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身边的人如能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将为患者赢得一线生机。

  去年,东单体育馆一名正在打篮球的男子突然呼吸心跳骤停,所幸6名协和医生现场施救挽回患者性命,临近年末,明星高以翔的猝死令人心痛之余也引发全社会对急救的关注。

  正在进行的北京“两会”上,院前急救特别是猝死的院前急救成为委员们聚焦的热点话题。多名委员建议,通过急救知识和急救设备普及等措施,加强院前急救,为猝死患者赢得急救黄金时间,并通过立法减轻施救者“想救不敢救”的后顾之忧。

  2019年9月20日,恭王府游客接待中心配备了AED急救设备。 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焦点1

  急救知识普及率不高,建议急救知识进校园、进单位

  来自少数民族界别的委员、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敖虎山统计发现,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攀升,如今每十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心血管疾病猝死,但由于公众对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欠缺,这些患者错失最后的机会。

  来自医药卫生界别的委员、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真也指出了同样的事实。她告诉记者,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仅有1%-2%,在发达国家可以达到40%甚至50%,“原因之一就是大家不会救”。

  来自教育界别的委员、北京二十一世纪幼儿园总园长朱敏对此深有感触。不久前“江苏监考教师猝死考场,学生无一人发现”的新闻让她颇受触动,“令人震惊和心痛之余也折射出青少年急救常识匮乏、安全意识缺失、自救互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

  为此,多名委员建议让急救知识走进校园和社区。

  来自妇联界别的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王以新建议,加强对全民实施急救医疗知识普及和培训,比如让院前急救科普、急救知识进学校、进社区,将急救培训纳入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内容,从小学开始学习相关健康、急救知识,中学、大学以急救技能的培训为主,让国民的急救技能普及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现实。

  朱敏认为,加强中小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工作迫在眉睫,并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工作”的提案。她指出,目前北京市中小学通过急救讲座、活动展览等形式普及急救知识,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中小学校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仍处于无固定课程、无系统内容、无固定教师的“三无”状态。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将急救课程分阶段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公众急救参与度是我国的10倍,成功率也大大增加。

  朱敏建议,将急救课程纳入中小学健康课程体系,并编写符合中小学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的急救教程。分年龄段统一教材和课程标准,保障急救课程质量和实效性。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模拟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对急重症疾病的感性认识以及AED等常见急救设备的使用能力。

  焦点2

  “想救不敢救”怕担责,建议立法减轻施救者心理负担

  多位委员指出,心肺复苏成功率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很多人怕担责,不敢上手施救。

  “心肺复苏并没有那么难,普通人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掌握,主要问题在于大家不敢做。”王真建议,通过立法打消施救者的后顾之忧。

  记者注意到,2017年10月起生效的《民法总则》也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也被称为“好人法条款”。

  不少地区已在探索“好人法”。2016年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在全国率先提出社会急救免责,明确规定“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法律责任”。据媒体报道,拟于今年修订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有望增加公众参与现场急救免责条款。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也对此作出规定:鼓励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

  朱敏建议,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相应的免责条款,“有法律保障,才有人在具备了急救知识和能力时,能第一时间冲上去救人,才能让院前急救有效落到实处。”

  除了立法保障免责,朱敏还建议,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制定急救应急预案,当学校或工作场所发生紧急情况时大家能各司其责,在黄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焦点3

  急救设备配备不足,建议加强重点场所AED配备

  在关键的生死时刻,除了具备急救知识且敢于救人的施救者,急救设备也有着重要作用。多位委员提议,在地铁、机场、高铁、广场、商场、宾馆等人群密集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来自民革界别的委员、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告诉记者,在很多发达国家,在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有比较完善的AED装置,像灭火器一样常见。他以美国举例说,在美国,公众场所、博物馆、学校、甚至小型健身房,一般都配备AED,所有州还以立法形式规定了AED的配备,有些州具体到多少面积必须配备AED。

  AED的配置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去年10月,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利用3年时间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和全市390余个地铁站,以及公园、景区、大型购物商场等公共场所按照标准配置AED,并出台相关标准。

  “但是目前,北京市对于健身房等运动场馆,心脏骤停的高发地点,却没有建议或要求配备AED装置的规定。”樊碧发告诉记者,现在去健身房等运动场馆锻炼身体是许多人的日常习惯,人们在剧烈运动时,全身耗氧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出汗和脱水导致体内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如果此时锻炼者的心脏再有异常,就极易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运动猝死。

  为此,他建议,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对健身房等运动场馆,建议或要求配备AED装置,同时组织场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急救培训,并且持证上岗。

  王以新建议,加强AED存放地点的指示标识,“路标应该更清楚一些,可能抢救就差一个除颤仪,而附近也有,如果标识清楚了就更好找了,这就增加了一线生存希望。”

  焦点4

  院前急救专业人才流失,建议加强急救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院前急救的主力军,急救医生正面临着人才流失的棘手问题。王真指出,目前急救医生存在较大缺口。急救医生工作强度大、晋升压力大、受社会尊重度不够,人才流失严重。

  在1月11日的界别联组会上,来自教育界别的委员吴彬也在发言中建议加强急救人才职业队伍建设。吴彬经调研发现,急救队伍存在人员不稳定、技术职称低、工资待遇低等突出问题。

  吴彬建议,加强院前急救人才培养,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在市属高等职业院校、中等卫生学校设置“院前急救”专业,加快北京院前急救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补充速度。

  吴彬还建议,增强院前急救人员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院前急救人员整体薪酬水平,按照特殊行业标准发放工作性津贴。同时,改革职称晋升标准,增加中、高级职称数量,评定职称时更加侧重考评从业年限、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责编: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