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全面推行新業態勞動者職業傷害“小傷快賠”
全程線上辦 辦理時間提速超7成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尹星雲)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消息,面向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勞動者群體,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職業傷害“小傷快賠”。在合規、安全和可追溯前提下,兼顧基金安全、流程規范和服務便捷,採取添加標識優先辦理、專人全程跟辦、電子材料替代紙質材料等舉措,實現“小傷”醫療費報銷全程線上辦,既省時又快捷。從提出申請到報銷錢款到賬的時間壓縮了75%,不耽誤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目前,北京市職業傷害保障已覆蓋出行、即時配送、同城貨運3個行業、21家企業的157.28萬新業態勞動者,有力保障了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群體遭受職業傷害時的合法權益,有效分散了平台企業的用工風險。
添加“小傷”特殊標識全程“一對一”服務
“小傷”是指符合職業傷害確認情形,僅在北京市門(急)診就醫且不需要住院治療,事實清楚、資料齊全,責任劃分明確、不存在爭議的職業傷害案件。“小傷快賠”實施以后,在職業傷害保障案件中,“小傷”案件將添加特殊標識,各環節置頂優先辦理,實行全流程簡易審核發放程序。同時,更好發揮商保機構服務優勢,對於“小傷”案件,商保機構在接收到事故備案信息后就安排專人“一對一”對接服務,主動聯系報案人員,全流程提供辦事提示,幫助梳理材料清單,從報案到報銷全程提供服務,直至報銷錢款到勞動者個人賬戶。
申報材料由10項壓縮至5項
在職業傷害保障申報過程中,提交材料這一環節最為復雜、最花費時間,“小傷快賠”模式聚焦審核必須的“金額、用藥目錄、診療部位”三要素,在國家要求的基礎上重新設計材料清單,用較易拿到的“處方”代替較難拿到的“病歷”,將少量需要線下提交的紙質發票改為提交電子發票或照片,需要提交的材料數量由10項壓縮至5項,而且可以全部線上提交,勞動者在手機上即可操作,大大方便了勞動者,提高了申報效率。
“小傷”醫藥費報銷發放頻次提高
職業傷害保障理賠流程包括事故報案、及時就醫、發起醫藥費報銷申請、職業傷害確認、醫藥費審核、醫藥費撥付六個流程。實施“小傷快賠”后,“小傷”案件中的職業傷害確認、醫藥費審核、醫藥費撥付三個流程實現“一次申報、合並辦理”,新業態勞動者隻需通過平台企業APP提交一次申請,后續流程通過內部信息協同依次進行、聯動辦理。此外,針對“小傷”報銷金額小、風險低、易審核的特點,優化待遇發放流程、方式,與銀行聯動,將“小傷”醫療待遇發放頻次由每月3次提高為每日1次,確保報銷錢款及時發放到勞動者個人賬戶。
下一步,北京市人社部門將繼續推進“小傷快賠”提升服務水平,推動與醫保、衛健、財政等部門的數據互聯互通,逐步實現醫療行為及收費票據的在線核驗,為新就業形態人員提供更加堅實、高效、便捷的職業傷害保障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