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智聯全球共建6G技術創新生態 2025年6G發展大會在京開幕

2025年11月14日16:0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池夢蕊)11月13日,2025年6G發展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幕。本屆大會以“智聯全球,共建6G技術創新生態”為主題,邀請兩院院士、國內外權威專家、國際組織代表、知名企業家等,共同探討6G應用需求、關鍵技術、國際標准、產業研發、試驗驗証等議題,推動6G技術及架構形成全球共識,維護全球統一的6G國際標准和產業生態。

開幕式環節,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雲明致辭時表示,中國的6G發展正處於技術創新加速演進、產業方向愈發清晰的關鍵階段,亟需全球產學研用各方進一步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緊密合作、共促發展。要堅持創新驅動,厚植內生動力。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融合技術方案研究,一體推進技術研發、標准研制、試驗驗証、應用培育等工作,為6G標准化產業化奠定堅實基礎。要堅持融合發展,夯實產業能力。深化移動通信產業和關聯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強化資源集聚和產業協同。發揮應用牽引作用,前瞻布局和培育6G融合應用產業生態,開辟產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新動能。要堅持包容並蓄,匯聚全球合力。求同存異、兼容並蓄,著力形成新業務新場景新模式發展共識,共同維護全球標准統一和產業協同,實現發展利益最大化。要堅持開放共贏,深挖合作潛力。加強6G技術、標准、頻譜等重要問題協調,深化標准制定、產業推進、建設應用等方面合作,讓移動通信基礎更牢、動能更足、帶動更強,更多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北京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孫碩表示,北京市的科技和人才優勢突出,產業資源集中,擁有雄厚的數字經濟實力、完善的融合發展環境、開放的國際合作平台,具備發展6G的堅實基礎。面向未來,北京市將把6G作為數字經濟發展和未來產業培育的重要戰略方向,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技術策源、推動成果轉化、打造產業生態,著力建設全球6G產業核心技術的策源地,高價值企業集聚地和行業解決方案的輸出地,與全球合作伙伴共建6G新生態,為6G創新發展貢獻北京的力量。

在6G主旨報告環節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作題為“以終端創新為抓手建6G發展新生態”的演講。並表示,終端能力反映出移動通信的代際特征,在當前5G時代,智能手機仍是移動互聯網的主要接入設備和移動經濟的支柱。預計未來6G,消費側市場仍將是主導業務,需要全新的6G終端和應用服務支撐6G發展。鄔賀銓認為,AI手機、智能體手機以及AI眼鏡等外設設備將是主要發展方向,AI與XR融合終端將進一步增強交互的自然性和沉浸感,有望成為6G重要驅動力。智能體工業模組、智能網聯車機模組、無人機機載通信終端、直聯衛星的移動終端也將成為終端市場的增長點。此外,面向6G智能體終端將孕育催生全新的操作系統,成為數字世界互動的新入口,帶來更多的應用新體驗。最后,鄔賀銓指出,6G與AI深度融合將賦能移動終端進入智能體新時代,引發應用模式的創新變革。建議業界各方以終端創新為抓手,打造6G發展新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作主旨報告,系統闡述面向6G內生智能的ComAI與語義通信的架構、理論、標准化進展及系統實現路徑。張平認為,語義信息論提供了語義信息的度量方法與編碼定理,揭示了通信系統可沿“熵減”方向優化,體現“壓縮即智能”的思想,實現更高效的語義級信息傳輸。張平表示,國內外已啟動語義通信相關標准化研究,未來還需要全球產學研形成合力,共同推進ComAI與語義通信的研究與應用,迎接6G智能通信新時代的到來。

在全球6G進展及融合發展環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代表IMT-2030(6G)推進組,介紹了6G研究進展和2025年6G技術試驗情況。在6G產業研發和創新應用等環節中,來自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信科、華為、中興、vivo、OPPO、小米、銀河航天、北京理工雷科、紫光展銳、愛立信、高通、諾基亞、聯發科技等國內外科技企業的專家作了精彩發言。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嘉賓圍繞“6G與AI融合生態構建”開展交流,預測6G通智融合發展趨勢,探討AI內生的網絡架構設計思路,分析智能化應用場景,提出推動跨行業協同和生態共建的思路,分享真知灼見,啟迪創新思維。

大會期間,IMT-2030(6G)推進組宣布6G公共研發新型試驗設施能力提升,基於現有6G技術試驗平台,攜手業界全面提升五項能力體系,以數據為基礎,構建數字孿生底座,創新通智融合、星地融合能力,共筑一張試驗網,助力6G關鍵技術和樣機研發、支撐國際標准研制、服務創新生態應用。大會還集中展示了超大規模天線樣機、感知智能融合應用演示系統、多智能體協同演示系統、新型物聯樣機等多款6G概念樣機及應用演示。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