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科學與產業動能交匯 懷柔科學城亮相HICOOL2025全球創業者峰會
10月16日至18日,HICOOL2025全球創業者峰會在北京首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懷柔科學城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支撐,已連續多年亮相HICOOL。與往年重點展示“大國重器”不同,今年更側重於呈現基礎科學如何賦能產業發展,通過一系列可觸可感的前沿成果,生動展現了懷柔科學城的“科技硬實力”與“產業新動能”。

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勾勒產業應用新圖景
智能採摘機器人、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等一批來自10家科研機構與創新型企業的14項前沿成果創新產品同台展出,覆蓋高端儀器傳感器、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系統呈現了基礎研究驅動產業創新的完整鏈條。
展區內,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種機器人“吉兒”格外引人注目。該機器人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聯合研發,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優化作物花型,適應機械操作,將傳統育種周期從5年縮短至1年,能夠為我國糧食安全與農業現代化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一旁陳列的“ELI-TriScope光電關聯成像系統”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創研發,並由本土企業國科科儀成功產業化。展區負責人員介紹:“其‘邊切邊看’的實時成像能力,突破了傳統操作中‘盲切’的行業瓶頸,將樣品制備成功率提升到90%以上。”這項我國完全自主研制的技術,已入選《自然》雜志2023年度七大生命科學領域重要原創技術之一。
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來自中國科學院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的“分布式自供電滑坡監測傳感器”。它最大的突破在於“不用電”,可直接利用山體自身的輕微移動實現自供電。未來有望在偏遠山區低成本、大規模布設監測網絡,為地質災害早期預警和防災減災爭取寶貴時間。

加快推進產城融合,建設國際一流的戰略科技融合發展示范區
展區不僅呈現科技成果,更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開放共享技術平台、高品質產業空間、《雁棲青創無憂十條》青年人才來懷創新創業政策等模塊。展區一側的屏幕上,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大國重器”的影像緩緩掠過。目前,懷柔科學城已布局37個科技設施平台,其中有4個大科學裝置已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運行,16個科技設施平台面向全球開放共享,累計服務機時超過151萬小時。這串數字的背后,是實實在在的創新承載力,更是產業創新的源頭活水。以此為基石,懷柔科學城正穩步建成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和引領前沿科學方向的新高地。
漫步展區,一幅“懷柔山水”生態畫卷與“科學家一生之城”的規劃藍圖相映成趣。參觀者可在此直觀感受“遠看是花園,近看是家園”的建設理念。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與優質的生態環境在此交融,共同構筑起一座宜居宜研宜業的理想之城。
拓展創新邊界,國際先進激光聯盟正式成立
懷柔科學城的開放姿態,在HICOOL的舞台上得到了進一步延伸。10月16日晚,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杰哈·穆魯教授與知名物理學家田島俊樹教授共同發起成立的MT研究所,聯合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共同發起成立國際先進激光聯盟。該聯盟旨在成為全球激光產業的創新策源地、技術標准制定者和全產業鏈資源整合者。通過科研載體落地、全球資源鏈接、前沿研發協同、產業成果轉化,實現“產學研用金”深度協同。國際先進激光聯盟的成立,是懷柔科學城在國際創新合作與前沿領域布局上邁出的重要一步,豐富了其作為國際交流合作高地的內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