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聚江南·大戲看北京 戲劇行動”在京發布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尹星雲)近日,“歡聚江南·大戲看北京 戲劇行動”發布會在中央歌劇院舉行,活動由央華戲劇主辦。現場,七部戲劇作品悉數亮相,涵蓋經典復排、原創探索與國際合作,形成了一次規模空前的“戲劇集結”。
這七部作品分別是《江南·十二場歡聚》《鱷魚》《如夢之夢》《日出》《戎夷之衣》等,它們都是央華戲劇近年來的重要創作成果。
活動現場,凱麗與青年演員李其炫以《長虹少年吟》旋律揭開發布會序幕。
《江南·十二場歡聚》是本次發布會的核心焦點。《江南·十二場歡聚》以大運河文化為根基,將戲劇藝術、 綜藝表達和文旅場景有機結合。通過構建“⼈才培養-文化呈現-消費閉環”的全域藝術⽣態,培育“學習型演員”。在綜藝版播出后,本次發布會正式公布舞台劇版的計劃,2026年2月5日至8日,將上演《江南·十二場歡聚》限定版演出。
緊隨其后亮相的,是莫言作品改編的話劇《鱷魚》。在該劇參加中國藝術節、文華獎終評之前,也在北京向首都觀眾進行了匯報演出。
作為央華的代表性作品,《如夢之夢》再次回到公眾視野。徐俐、孟慶旸、張亮等演員亮相,公布了巡演計劃。孟慶旸將在北京及巡演版本中分別飾演顧香蘭的青年與盛年形象。
曹禺的經典作品《日出》,在央華的重新演繹中煥發新光彩。央華版《日出》不僅延續了曹禺原作的精神,更通過現代舞台語言凸顯人物的復雜性。徐俐與趙文瑄在現場對話,回顧首輪巡演,他們提到:“觀眾在看《日出》時,不再覺得這是八十年前的故事,而是與今天息息相關的現實。”
此外,現場還公布了話劇《戎夷之衣》新一輪的演出計劃,該劇由於曉光參演,是一部讓歷史與當代社會對話的作品。
貫穿整個發布會的,是“江南門生”的身影。他們在不同劇目片段中不斷出現,從獨白到合唱,從群像到小品,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青春宣言”。發布會上,江南門生們還表演了一段“直播帶貨”主題的小品,用詼諧的方式演繹歷史與現代的交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