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賬本”嘮“家常” 豐台南苑街道向群眾匯報工作

8月8日,豐台區南苑街道組織召開向群眾報告工作會。居民代表、村民代表、新就業群體代表、“學子回家”學生代表及專家學者代表等43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參會。
街道將此次報告會與抓好學習教育群眾評估相結合,聽取群眾對開展學習教育情況的評價和反映,了解掌握群眾的真實感受,並及時回應群眾意見和訴求。
據悉,會前,街道機關黨員干部,通過入戶走訪、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等方式,圍繞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共收集275條意見建議,同時形成高頻訴求和重難點問題清單,明確牽頭領導、責任科室、完成時限等。會上,各分管領導直面群眾關切,晒出家底、亮出承諾,全面回應民生保障、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各領域問題。會后,街道將建立健全收集、解決、跟蹤、問效全過程閉環鏈條,督促黨員干部說到做到、做就做好,並深入挖掘並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匯報會現場,南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蔣加強向群眾當面“述職”,用“嘮家常”的方式圍繞“宜居”南苑、“宜業”南苑、“宜行”南苑、“宜安”南苑、“宜游”南苑、“宜養”南苑、“宜購”南苑、“宜拼”南苑等方面向群眾匯報。
“宜居”南苑方面,5個小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改造面積9.75萬平方米,改造范圍涉及1360戶﹔打造“大槐樹下嘮家常”“小龍河畔同鑫院兒”議事協商品牌,解決停車管理、鄰裡糾紛等訴求1200余件﹔“宜業”南苑方面,街道全程網辦率居於全區第二名﹔街道在全區率先成立助老幫困政務服務隊,讓辦事服務更加高效便捷﹔“宜行”南苑方面,通久路、新宮東路被打通,地鐵19號線南延工程正在推進,地鐵新宮站F口新增500個非機動車車位﹔“宜游”南苑方面,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上林湖、1907穿越小站等景點建成開放﹔“宜養”南苑方面,升級“養老美食地圖2.0”,培育發展養老助餐點11家,新增普惠托位數80個等等。
在問答互動環節,一邊是群眾接連發問,對關心的問題“刨根問底”,另一邊,街道負責的班子成員認真傾聽,直面問題不遮不掩,誠懇作答。
“‘小憩驛站’裡充電、休息挺方便的,但晚上就關門了,能否推出延時服務或者全時服務?”“至善街4號樓(南苑宿舍)老舊小區什麼時候能啟動改造?”“街道在監督和促進物業服務提升方面有哪些具體計劃和措施?”………
小事連著民生,民生連著民心。從新就業群體服務升級到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從整治地鐵周邊秩序到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從拓寬群眾獲取政策信息渠道到解決施工擾民,聚焦民生熱點問題,群眾問出“辣味”和壓力,街道答出責任和擔當,讓群眾看到了街道解決問題的決心。
此外,本次活動特別制作了通俗易懂的“政策圖解”、短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材料,現場設置意見箱、政策咨詢和人民建議征集專區,為群眾答疑解惑,讓政策宣傳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方便更多群眾為政府工作建言獻策。
接下來,南苑街道將結合現階段工作和發展實際,制定短期和長期目標,首先要讓經濟提速增效,打造高品質商圈﹔其次,加快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周邊設施建設,打通交通微循環。此外,要抓好城市建設,讓街區品質有更大提升,緊緊圍繞轄區重點征拆項目推動全域更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