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絲帶”即將上演“鋼鐵健兒”大比拼

昨天,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組委會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發布會暨運動會倒計時1周啟動儀式。記者獲悉,目前賽事已基本籌備就緒。
這場匯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的人形機器人盛會將於8月14日至17日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來自全球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500余台人形機器人將圍繞26個賽項展開競技對決。
“熊貓眼”成醒目科技新地標
賽訓基地是本屆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組委會認真研究國家速滑館空間布局,打造集賽隊訓練、產品測試、數據採集、技術驗証和公眾科普為一體的賽訓基地,增強對全球人形機器人創新資源的“磁吸力”,也為運動會的舉辦提供有力保障。
當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足球賽專業場館“熊貓眼”賽訓基地正式亮相。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北京國資公司總經理郭永昊介紹,“熊貓眼”坐落於“冰絲帶”西廣場下沉庭院,正成為醒目的科技新地標。
記者看到,從外形上看,庭院頂部的環形輪廓,宛如熊貓圓潤的眼眶﹔高12米、直徑32米的穹頂,恰如熊貓晶瑩剔透的黑眼球﹔庭院環廊上方的流線型遮陽百葉,猶如熊貓卷翹靈動的眼睫毛。在白天,“熊貓眼”在陽光的折射下,發出耀眼光芒﹔夜色中,“熊貓眼”流光溢彩,光影變幻,仿佛可愛的熊貓調皮地眨著眼睛,召喚大家到來。
郭永昊表示,憑借半透明特性可精准調控溫濕度與潔淨度,“熊貓眼”既能為機器人營造“實驗室級別”的穩定競技環境,又能讓陽光、月光與星光自然洒落——這種“精密控制”與“自然穿透”的平衡,正是科技文明的精彩展現。
位於“冰絲帶”西南側的ROBOLAND機器人營地,則以“人機共融”為核心理念設計。未來,這裡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聚集區,促進國內外機器人領域合作交流,助力機器人產業持續發展。
3天487場比賽亮點紛呈
根據當日發布的競賽日程,本屆運動會共26個賽項,487場比賽,亮點紛呈。比賽安排在8月15日至17日,共3天時間。所有賽項都在國家速滑館舉行。
“大賽結合賽項設置和參賽隊伍情況,合理編排、滿負荷安排競賽日程。”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市體育局局長於慶豐表示,每個競賽單元設置2至3次頒獎儀式,保証不同場次、不同位置的觀眾都能觀賞到精彩賽事,全方位感受人形機器人在速度、力量、協作等多維度的技術突破。同時,速滑館環廊也安排了外圍賽,便於觀眾近距離接觸和人機互動。
3天、6個單元、487場比賽,都有哪些亮點?發布會也進行了“劇透”。比如,8月15日上午將產生田徑1500米、群體舞蹈、籃球和集體舞蹈4枚金牌。下午將產生400米、武術、乒乓球、工業場景物料整理和功夫搏擊5枚金牌。
8月16日上午精彩賽事主要有田徑100米、足球、自由體操決賽、工業場景物料搬運決賽等。下午將產生立定跳遠、單機舞蹈、酒店場景清潔服務3枚金牌。8月17日上午,精彩賽事有田徑4×100米接力、100米障礙、足球3V3決賽、自由搏擊決賽、酒店場景迎賓服務決賽等。下午將產生100米、4×100米、足球5V5、靈機一動等4枚金牌。
280支高校、企業賽隊參賽
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是全球首個為人形機器人組織的綜合性競技賽事,得到國內外機器人企業、學校、俱樂部及愛好者的廣泛關注和熱烈響應。
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介紹,本次賽事共有280支隊伍參賽,涵蓋192支高校賽隊及88支企業賽隊。
“這次運動會是年輕學子的創新舞台。”他表示,有來自全國110所學校的251支隊伍踴躍報名,最終選拔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70所學校的優秀隊伍參賽。其中還包括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學校、中央民族大學附中等3支中學隊伍,為運動會帶來朝氣蓬勃的青春力量。
機器人企業和愛好者將借助運動會平台,展現科技風採。天工、宇樹科技、加速進化、鬆延動力、傅利葉、星海圖等88支隊伍參賽,基本覆蓋國內頭部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國際隊伍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巴西、日本等15個國家。
百米“飛人”大戰共吸引90支隊伍激烈角逐,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鬆比賽的前六名同台亮相,這讓本屆運動會充滿期待。
作為賽事的重要預演,“RCAP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師賽”將率先開賽。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國際聯合會副主席、RCAP主席周長久在會上揭曉14個國家的18支國際頂尖賽隊名單。他表示,該賽事將舉辦全球首場全自主5V5全尺寸人形機器人足球賽——10台機器人在無人工干預下同場對抗,標志著人形機器人群體智能與協同決策技術的重大突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