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公共汽電車站台規范》公開征求意見

間距較大公交站點間可設“招呼站”

2025年08月07日08:58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間距較大公交站點間可設“招呼站”

  近日,北京對地方標准《公共汽電車站台規范》公開征求意見。《規范》涉及公交站台、站亭、站牌等設置,兼顧近年來新出現的定制公交、電子站牌,將進一步提升公交出行服務。

  港灣空間可設公交臨時停車區

  “近年來,多模式、多樣化公交運營線路不斷出現,對站台設置提出新要求。”根據《規范》編制說明,進行此次修訂主要是順應公共交通發展新形勢和新需求。對於需要解決的問題,編制說明進行了列舉,包括公交站牌批量化更新,電子站牌存在位置不統一、信息更新不及時等。

  記者注意到,《規范》根據目前公交運營實際,增加了“招呼站”相關內容:招呼站是常規公交線路根據乘客上下車需要,車輛臨時停靠的站點,公交車招手即停。相鄰站點間距大且站點間有少量乘客需求的,可設置招呼站,招呼站應具備公交車臨時停靠條件和乘客候車條件。招呼站站牌可與燈杆等設施合並設置,其他設施可參考常規公交站按需設置。

  同時,定制公交、響應式公交應優先利用現有公交站台,必要時也可單獨設置停靠站,站台設置應充分考慮與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駁。

  在不影響社會車輛和公交車輛通行情況下,可利用港灣空間設置公交車臨時停車區,有條件的宜設置公交車司機臨時休息用房,建立公交微場站。

  電子站牌動態更新不超30秒

  公交、軌道融合發展,方便換乘,成為《規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

  在位置設置上,站台邊緣距火車站廣場、長途汽車站廣場、體育場(館)廣場主要行人出入口近端不應小於25米,不應大於100米﹔距學校、醫院主要行人出入口近端不應小於50米,不應大於100米﹔距商場、景區主要行人出入口近端不宜大於100米﹔距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居住小區行人出入口不應大於50米。此外,公交同向換乘距離不應大於50米,路段異向換乘距離不應大於100米。

  站牌信息是否清晰,也直接關系市民乘車體驗。《規范》提出,站牌應標明本站名稱及漢語拼音、線路編號、首末站、中途站、首末班車時間、票價及票制、行駛方向,應公布服務監督電話,宜列出早晚高峰、平峰時線路發車間隔。定班公交站牌應明顯標出線路類型,應標明每日運營時段、發車間隔或發車時刻表。宜在站牌上標明可便利換乘軌道交通的公交站點,方便乘客公交軌道換乘。

  此外,應設置電子站牌向乘客提供車輛到站預報服務,實時公交動態信息的更新周期應不超過30秒,電子站牌宜與站牌一體化設計。

  預留手機充電等設施設置條件

  站台應為乘客提供舒適的候車體驗。根據《規范》,站台應有足夠的安全候車空間,站台人均面積不宜小於0.7平方米。當站台乘客候車空間不足時,應通過設置分站台或拓寬站台寬度增加乘客候車空間。同時,候車亭宜覆蓋乘客候車空間,便於乘客遮陽避雨,不應影響乘客等候和集散。候車亭應安全、實用、通透、美觀、簡潔、節能,具有標識性。

  《規范》特別提到,長安街及其延長線、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三環內主要干道、城市副中心、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道路、重點功能區及新建城區,應採用通透型候車亭,候車亭擋板不應遮擋視線和影響景觀,應採用鋼化透明材質。根據花園城市建設要求,重點功能區、特色街區的站點候車亭,可採用有吸引力的造型和色彩,形成城市特色景觀。

  新建、改擴建車站時,車站配套設施宜充分考慮乘客出行多樣化需求,宜預留電力和高速互聯網接入條件,為物聯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發展提供支持。在滿足用地的情況下,宜預留手機充電、自動售貨機、周邊一體化查詢機等設施設置條件,提升車站服務多樣化水平。重要站點宜能實現對停靠上下客區域、車輛進出站區域的視頻監控。

  站台應有座椅,座椅宜有靠背。座椅高度不宜低於0.4米。站台寬度大於2.5米的,應結合候車亭擋板設置前置長椅,空間不足的,應結合候車亭擋板設置連接式座椅。沒有候車亭的,應在路側帶空間結合綠化就近設置。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