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出台全國首個科學智能專項地方政策 明確AI for Science發展路線圖

2025年07月11日15:12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董兆瑞)7月11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海澱區人民政府聯合發布《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推動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深度融合,開展前沿科學問題攻關,完善共性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智能科研范式變革,促進產業生態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及產業高地。

AI for Science作為加速科學研究的新型范式,已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共識,正在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北京始終緊盯人工智能發展前沿,將科學智能作為產業布局新賽道。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鄂維南於2018年首次提出推動發展AI for Science。2021年,北京市超前布局,以鄂維南院士為核心,成立了全球首個專注AI for Science領域的新型研發機構——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布局AI for Science的“四梁N柱”。

此次出台的《行動計劃》描繪了未來三年北京市發展AI for Science的路線圖。以科學智能前沿技術研發和深度應用為主線,圍繞關鍵技術攻關、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應用落地、創新生態營造四個維度,提出17項具體任務,突出“前沿引領”的總方向,強化“應用賦能”總目標,踐行“協同開放”的總路線,推動科學智能高質量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建成科學基礎大模型,建設不少於10個高質量科學數據庫,服務不少於1000萬用戶,推動在不少於5個領域開展深度應用,形成8個以上標杆應用案例,搭建共性服務創新平台,引進培育一批復合型創新人才,構建多渠道投融資服務體系,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開源開放生態,推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劉衛華介紹,《行動計劃》突出“前沿引領”的總方向,緊扣科學智能發展趨勢,聚焦基礎理論突破與多學科融合,構建科學基礎大模型和新一代科學計算智能模擬軟件工具,搭建算力和科學數據平台,建設智能化干濕閉環實驗室,助力攻關重大科學問題。

同時,《行動計劃》強化“應用賦能”的總目標,以科學智能技術研發和深度應用為核心,聚焦重點領域,打造標杆應用案例,推動全流程智能科研范式變革,加速形成以人工智能為驅動的新質生產力。今年以來,北京在AI+新材料、AI+高端科學儀器、AI+新型工業化、AI+醫藥健康等方向,陸續出台了專項支持政策,后續還將做好資源協同,打出政策“組合拳”。

此外,《行動計劃》還踐行“協同開放”的總路線,強調跨領域、跨主體的協同創新,通過搭建科學智能公共服務創新平台、構建多渠道的投融資服務體系及開源開放的生態體系,吸引和培育創新企業及人才,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學智能產業集群,不斷提升北京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的全球影響力。

鄂維南表示,《行動計劃》將有力推動北京在AI for Science領域的創新發展,北京作為AI for Science的策源地,在率先打造科學研究新范式上,北京有基礎、有優勢,已全面布局科研基礎設施,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接下來,我們將針對科學智能關鍵技術、基礎設施、領域應用等方面,布局一批重大項目群,鼓勵生態上下游企業及優勢團隊開展聯合攻關,加快完善科學智能創新生態,同時加強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對於科學智能領域的投資力度,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劉衛華說。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