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民生保障機制
99個項目“未訴先辦” 豐台發布今年第二批街鎮“民生項目池”清單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記者鮑聰穎)“如今小區違建拆了,電梯安上了,停車方便了,環境也變美了!”居民口中的真切感受,正是豐台民生工程實效的生動寫照。7月9日,“遇見豐台·眾匯京彩”——豐台區2025年第二批街鎮“民生項目池”清單創新發布活動在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園舉行。
豐台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發布豐台區2025年第二批街鎮“民生項目池”清單。
隨著2025年首批97個項目高效落地,豐台持續升級民生實事辦理機制,聚焦居住痛點、安全短板、環境堵點、出行難點,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調研、大數據精准畫像,梳理形成2025年第二批99件“民生項目池”清單。通過將“民生項目池”與“豐鈴行動”深度結合,構建“揭榜攻堅+多元議事+源頭治理”長效機制,豐台正全面推動基層治理從“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主動治理”轉型。
第二批99個“民生項目池”清單更注重精准施策
今年以來,在2024年首批街鎮“民生項目池”清單、惠及數十萬居民的基礎上,豐台區2025年首批97個民生項目已經完成80個,實實在在地解決了一批困擾居民的生活難題。
和義街道發布“民生項目池”清單落實成果 。
“在首批項目基礎上,本次發布的第二批“民生項目池”更注重‘精准滴灌’,精心梳理出了99個街鎮層面民生實事項目。”豐台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呂洪濤說道。項目聚焦改善居住條件、營造宜居環境、方便市民出行、保障公共安全四大領域,件件回應群眾關切。
其中,在改善居住條件方面,34個項目直擊屋頂漏雨、電梯老化等痛點,為清單中數量最多的類別。東高地街道將對三角地48棟頂層實施防水修繕,解決房屋滲漏問題。方庄街道擬啟動芳群園第二社區6部電梯更新,守護居民“垂直出行”安全。
營造宜居環境類項目27項,著力重塑公共空間品質。五裡店街道將五裡店第一社區打造成活力綠洲健康公園,設置健身步道、體育活動區等功能區域。花鄉街道在燕保銀地家園北側公園加裝8盞路燈,消除夜間運動安全隱患。
在方便民出行方面涉及20個項目,主要包括維修小區及周邊道路、小區周邊停車管理等項目。石榴庄街道對政馨家園小區老舊路面、破損圍牆進行改造,提升出行體驗。
保障公共安全涉及18個項目,包括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安裝與管理、安裝監控、增設消防設施、安裝門禁等項目。長辛店街道為趙辛店村、長辛店村配備12台電動車電池檢測設備,筑牢安全防線。
首創“豐鈴行動+民生項目池”融合機制
經過一年多實踐檢驗,在豐台“民生項目池”機制持續深化的過程中,為確保民生項目高效推進、長效惠民,豐台通過“豐鈴行動”與“民生項目池”的深度融合為民生難題破解注入了新動能,進一步創新了民生保障機制。
太平橋街道發布“民生項目池”清單落實成果。
項目怎麼來?核心是聽民聲。緊扣市區年度重點任務與民生大數據分析,豐台採用線上訴求聚類與線下實地走訪“雙軌調研”,精准錨定老舊小區改造、停車難等高頻痛點,推動實現從“政府端菜”轉向“群眾點菜”,確保項目契合實際需求。
難題怎麼破?“豐鈴行動”與“民生項目池”深度融合給出答案。十個“豐鈴專班”常態化下沉一線,發揮其在行業領域重點疑難訴求化解中的專業優勢,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停車秩序優化等復雜問題集中攻堅,構建起條塊融合、權責明晰、逐級負責、多方聯動的綜合治理工作模式,做到“響鈴必辦、有辦必果”,有效提升服務效能。
長效怎麼保?構建治理閉環是關鍵。依托“先鋒辦”平台,豐台建立“揭榜攻堅+多元議事+源頭治理”機制。項目難題張榜招募力量,多元議事平台優化方案,網格員前置排查風險源,同時完善獎懲考核制度,及時總結推廣優秀經驗,確保每一個民生項目都能真正成為長久的惠民工程。
隨著“豐鈴行動”與“民生項目池”的深度融合,豐台正逐步構建起“民聲速應、難題速解、長效惠民”的民生服務新格局。“豐台區城指中心將通過實地調研、動態監測全程跟蹤項目進展,即時協調資源攻堅難點,對群眾反復反映的訴求快速研判入池,確保民生響應零時差。”呂洪濤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