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 中國科技館與喀什地區簽署合作協議

近日,中國科技館與喀什地區行政公署正式簽署《合作共建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框架協議》,並同步開展一系列科普文化活動,旨在推動南疆地區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根據協議,簽約雙方將圍繞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建設展開深度合作,打造集科學教育、文化展示、創新實踐於一體的現代化平台,涵蓋數字化展廳、流動科普設施、青少年創客空間等核心模塊。
本次合作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雙方將重點在六大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構建南疆科普文化新格局。
一是聯合開展展區功能設計,圍繞航空航天和自然生態兩大主題,提供專家智力支持﹔二是聯合開展展覽展品內容設計,充分挖掘南疆地域文化和生態特色﹔三是推動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包括專題展覽、流動科普設施、科普劇、特效電影等優質資源﹔四是支持綜合體運維工作,提供運行維護經驗和專業人才培訓﹔五是將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納入現代科技館體系,參與全國聯合行動﹔六是共建共享對外交流渠道,發揮喀什輻射中亞的獨特優勢。
本次同步開展的系列科普文化活動中,中國科技館在喀什古城和疏附縣阿亞格曼干村錄制《北辰對話——跨越天山的科學守望》節目。中國科技館館長郭哲與多位嘉賓以“對談+實地走訪”的形式,聚焦喀什科技文化特色展開深度交流,圍繞“科技賦能”“文化根脈”“民族共融”三維視角展開討論。
在展現科學與文化交融魅力的“科學文化入疆”系列活動上,由中國科技館聯合新疆科協歷時兩年打造的科普紀錄片《好奇新疆》正式首映,該片以《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等篇章,用鏡頭講述科技如何改變新疆面貌,讓觀眾感受“科學無界、文化共融”的力量。
在首映活動現場,中國科技館還向喀什地區科協贈送158部特效電影資源包,包含17部獲國家電影公映許可証的精品長片,8大系列141集科普微電影,總時長近1000分鐘,內容涵蓋科學家精神、天文探索、航天科技、科幻想象、自然奇觀等多元題材,更有球幕、巨幕、4D等沉浸式觀影體驗。中國科技館希望通過這些優質科普資源,助力喀什地區播撒科學火種,點亮邊疆青少年的科技夢想。
根據規劃,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擬於2026年建成投用。項目將依托中國科技館資源優勢,開展“科技大篷車進鄉村”等品牌活動,構建“科普+文化”“線上+線下”的創新服務體系,助力南疆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此次合作是中國科技館與喀什地區攜手推進“科學文化入疆”系列活動的開篇。未來,雙方將以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為支點,持續推動科學普及和文化傳承深度融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