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舉辦2025年綜合應急演練 “實戰”三大場景提升應急能力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鮑聰穎 劉辰)“應急避難場所一般選擇比較寬闊的地方,其次是選擇方便大家緊急集合的地方……”6月30日下午,西城區在月壇體育館舉辦“突發應對 保障運行”2025年西城區綜合應急演練。
此次演練延續“沉浸式全員參與,場景式實景模擬,突發性隨機應對,整體性完善提升”特色,採取“室內+室外”“競技+體驗”“科普+宣傳”等方式,結合工作實際,參考以往發生過的案例,針對近期國內外多發災害情況,模擬城市管線突發事件處置,全面檢驗多部門協同作戰水平。
同時,演練融入安全月“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宣傳主題,以施工動火作業隱患排查情景劇、電池穿刺實驗等形式,開展科普宣傳。室外分會場同時組織應急救援隊伍救災帳篷搭建競賽,錘煉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技能,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堅決維護核心區安全穩定。
本次演練精心設計、科學設置了“突發災害”“突發火情”與“突發故障”三個場景。預設“地震預警 避險逃生、災情排查 信息上報、物資儲備 綜合保障、應急救援 比武練兵、安全用電 防患未燃、查找隱患 風險清零”等八個核心科目,檢驗災害風險疊加狀態下,各有關部門全鏈條、多層次協同作戰、高效處置的應急體系。
“我們用的充電寶大都是這種鋰電池,如果使用不當,或者在充電時出現發燙的情況下不小心摔了一下,就有可能會突然發生爆燃,一旦爆燃,一般的滅火器滅不了……”在科目五“安全用電 防患未燃”環節,工作人員對居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鋰電池進行了科普和現場演習。
隨著砰的一聲,現場觀眾不禁發出驚呼,工作人員現身說法,“使用充電寶,不要過夜充電,這是很危險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練摒棄了傳統“腳本化”模式,在高度還原的災害現場環境中,讓觀摩人員身臨其境,採取全過程隨時暫停、隨機提問的方式進一步增強了演練的逼真度、挑戰性,進一步突出演練實戰化。
演練過程中,來自各街道、區屬企業、駐區單位的12支救援隊伍在月壇體育場分會場開展了應急救援隊伍救災帳篷搭建技能競賽決賽,充分展示出基層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具備的專業救援能力和保障人民安全穩定的決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