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行進中國︱北京這個“四季有花”的地方,你來過嗎?

人民網“行進中國”北京調研採訪團
2025年06月24日15:54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蝴蝶蘭盛放。人民網記者 尹星雲攝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蝴蝶蘭盛放。人民網記者 尹星雲攝

在北京市豐台區草橋村的街角,一座白色幾何建筑在陽光下流淌著綠意,這裡是全國首個銷地鮮花拍賣中心和豐台區“千億級花卉產業”核心載體——北京花卉交易中心。

走進花卉交易中心,1.5萬平方米的空間裡,蝴蝶蘭低語,玫瑰盛放,檸檬樹垂下金果……香氣四溢的鮮切花卉、舒適愜意的體驗空間,吸引了不少市民到這裡享受鬆弛感滿滿的“花樣”生活。

“嗅著草木清香,壓力瞬間消散,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模樣。”00后職場新人小楊告訴記者,她很喜歡來這裡品咖啡,插花,用綠意洗去一身的“班味兒”。

“我2010年加入花鄉花木集團,當時集團以傳統花木種植與銷售為主,花卉市場也隻有最單一的交易功能。”北京花鄉花木集團董事長林巧玲回憶說,那時公司有80多名員工,算上她一共才3個本科生,其他都是花鄉地區草橋村的村民。

如何讓本地花卉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打響花鄉花木的品牌,是林巧玲一直以來的目標。歷時五年,團隊收集了上百個品種,克服氣候變化對植物生長周期的影響、土壤條件帶來的品種適應性問題等難題,經過無數次試驗與調整,最終成功篩選出一批適應性強、節水耐旱的新品種,並從中開發出新優花卉品種800余個,獲得53項國家專利。

2019年,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北京館的建設中,花鄉花木集團應用煻花技術(花期調控技術),實現玉蘭、月季、桂花、蠟梅四種象征北京四季特點的花卉在展覽期間同時盛放,讓來自全世界的觀眾感受中國文化、北京文化的魅力。這件事讓林巧玲非常驕傲,也進一步堅定了她“為國種花”的信念。

如今,花鄉花木集團已從最初單一的花木種植公司發展成為涉及全產業鏈的綜合型花卉企業。2024年,花鄉花木集團業務范圍涵蓋花木生產銷售、景觀打造、生態治理、數字資產、花木進出口等,年產值突破6億元,這一數字是2010年的100倍。

“我們一直在拓展,尤其是家庭園藝領域,百姓的需求不再局限於‘賞花’,而是延伸到了裝飾、文化體驗等多個領域,企業發展也要跟上。”林巧玲說。

現在的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不僅是花卉的殿堂,更是生活美學的孵化器。這裡有專業花藝師駐場指導,從花材搭配到器皿選擇,手把手教顧客將自然之美搬進家中﹔特色園藝工坊裡,市民可親手種下一株多肉,或是制作永生花禮盒,讓指尖沾染花草的靈氣,這樣的治愈體驗,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民。

而北京市首個“花”夜市——“花街”夜市也正在這裡如火如荼地舉辦。憑借花卉產業與多元業態的跨界聯動,“花街”夜市為市民打造了“一側是人間煙火氣、一側是馥郁花木香”的獨特消費場景,逛花街、品美食、看萌寵、賞音樂秀,最后再買上幾捧心儀的鮮花帶回家,這樣的“花式”夜生活,既是對市民人文情懷的回應,更是“人、花、城”共生,自然與都市的浪漫對話。

這裡是花的海洋,也是創新的搖籃,更是豐台區花園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場。近年來,北京花卉交易中心積極探索“花卉+”模式,將花卉與生活、文旅、科技深度融合,助力實現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的花園城市建設目標。

在花卉交易中心鮮花廳的東南角,拍賣中心大屏閃爍如星河。“90后”花拍師馬琳指尖輕點,5000枝“蜜桃雪山”玫瑰從雲南直飛北京。“這是全國首個銷地拍賣中心,商戶動動手指就能競拍雲南鮮花,空運次日即達。”在這裡,“花卉+科技”賦予鮮花新的生命韻律。

四季流轉,花事不停。“未來,我們將不斷探索‘花卉+’的更多可能性,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花’式城市空間,讓更多人了解和走進這個‘四季有花’的地方,享受花樣生活的美好。”林巧玲說。(何晶茹、崔東、高星、鮑聰穎、尹星雲、董兆瑞、唐宋、許崢)

點擊進入專題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