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加快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指引發布

2025年05月27日14:04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李博)孩子們用稚嫩的筆觸描繪街道藍圖,用廢舊材料搭建“無碳社區”……“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童心筑夢·規劃有我——2025‘我們的城市’北京城市規劃社會宣傳計劃及兒童友好成果發布活動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舉辦,集中展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成果,發布了《北京市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指引》,助力北京加快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據介紹,兒童友好城市是指為兒童成長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環境和服務,切實保障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的城市。根據《北京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到2025年,北京要在3到5個區開展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推進建設一批示范性兒童友好街區、社區、學校、醫院、公園等﹔到2030年,全面建成兒童友好城市。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探索以規劃科普宣傳帶動規劃公眾參與、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工作路徑,推動一批融入少年兒童智慧與力量的優秀規劃實施案例落地,也培育了一批對城市和規劃有著系統認知與獨到見解的未來城市主人翁。

社區是與兒童關系最密切的社會環境,是北京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基本單元和根本所在。活動發布了《北京市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指引》,由北京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研究制定,圍繞與兒童成長密切相關的“宜居”“宜養”“宜學”“宜行”“宜樂”“宜動”六大場景、三大支持系統和12個方面,將兒童友好理念貫穿社區規劃、營造、治理全過程,為少年兒童參與城市發展、助力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賦權”。

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背景下,許多孩子已經參與到兒童友好社區建設行動中。北京市婦女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少年兒童通過‘小小社區規劃師’‘社區小管家’等兒童參與實踐活動,用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為我們城市發展和社區建設增添了活力色彩。”

小“規劃師”進行案例分享

活動邀請來自東城區、朝陽區、海澱區的小學生分享參與街道環境治理、生活垃圾利用、社區花園營造的故事,朝陽外國語學校王思瑜同學分享《兒童參與、多元共建的無碳社區菜園探索》,上地街道八一社區王翊萱同學分享《童心筑園:兒童全過程參與的老舊社區微更新實踐》。

未來城市會是什麼樣?歷史文化遺產在未來應該如何保護利用?同學們不僅提出了詳實的方案,甚至做出了精致的模型。第一六一中學附小陳彥廷、宋慶軒同學分享《古建新生:從昭顯廟到中軸線——兒童視角下的文化遺產活化》,耀華京港學校李嘉棟、胡希仁、吳家聞等同學分享《未來城市設計展示》。

專家點評表示,“這些實踐和創作充滿創造力,當兒童提案開始關注社區更新、文化遺產保護、城市可持續發展時,我們真正理解了‘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價值——它既是城市治理創新的顯微鏡,更是城市未來的望遠鏡。”

“未來小小規劃師”展覽

當天,“未來小小規劃師”兒童城市規劃模型展及系列科普活動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揭幕,展出一百余件手作模型,全部由系統學習了規劃、建筑知識,並初步掌握行業標准及規范的小朋友親手制作。孩子們從畫一張草圖開始,經歷從個體創作到團隊協作、從材料實驗到實地勘測的過程,用模型講述摩天大樓的力學奧秘、環保小屋的綠色巧思等,表達他們心中的城市形態。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市集展示區,5個展示攤位各有特色,包括北京親子趣游寶典、“我們的城市”課程盒子、可搭建的城市文化積木、可自由拼插的榫卯玩具、未來城市暢想模型,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城市科普資源供大家自由選擇、參與互動。

市規劃展覽館將陸續推出青少年城市規劃科普活動

據了解,自6月1日起到暑期,市規劃展覽館還將陸續推出20場青少年城市規劃科普活動,內容涵蓋自然地理、城市歷史、建筑設計、規劃實驗、城市探訪等方面。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