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1000萬元專項資金 昌平區未來重大項目邀社會各界共同謀劃

人民網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董兆瑞)記者從昌平區了解到,為進一步推動落實《昌平區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年—2030年)》各項任務,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緊扣“兩重”、城市更新等投向領域,昌平區制定出台了《推動昌平區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2025年項目謀劃招募工作方案》。
項目謀劃方向共包括12類:“兩重”領域,聚焦國家重點支持領域,搶抓超長期國債政策窗口期、機遇期,圍繞“兩重”政策投向領域,重點關注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領域建設全力以赴做好項目謀劃和儲備工作,最大程度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
城市更新,聚焦盤活存量資源,謀劃以高端資源的引入、空間利用方式的創新、建筑形態的改造、歷史底蘊的表達等多元化提升城市品質的項目。
醫藥健康產業,圍繞前沿技術、醫療器械、美麗健康等賽道,謀劃一批醫藥健康項目,進一步筑牢醫藥健康產業創新高地。依托G6、G7高速沿線空間資源擴容打造生命科學創新走廊的契機,謀劃生成一批優勢產業項目。
先進能源產業,精准卡位能源互聯網高成長關鍵賽道﹔鞏固壯大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風電、光伏等增長型成熟賽道﹔儲備布局氫能、儲能、碳固存等培育型前沿賽道,謀劃一批優質項目。
先進智造產業,聚合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謀劃一批專精特新的引領性產業項目。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強化創新驅動、數字賦能,積極塑造多元匯聚、智能互聯、開放協同的國際一流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鏈拓展延伸、創新鏈精准適配、供應鏈安全可靠、價值鏈高端躍升。
科創金融產業,圍繞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金融科技、金融安全,謀劃財富管理中心、碳交易中心、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等重大項目,推動綠色金融、金融科技領域公司落地,並做好相關配套項目,著力發展“生命金融”“能源金融”“科技金融”,助力生命谷、能源谷建設和科技創新。
科技服務業,圍繞加速科技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環節延伸,進一步加強科技服務支撐產業發展能力,提升技術轉移服務能力,建設全國質量強區示范城區。聚焦推動創業服務模式創新,推廣“孵化+創投”等孵化模式,探索基於互聯網的新型孵化方式,提升孵化器專業服務能力。
文旅農融合產業,圍繞釋放“三條文化帶”匯聚優勢,激活“文化+”產業創新引擎項目,打造新生活方式聚集地。圍繞“提升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能級”,謀劃開發文創產品,建設文旅新平台。聚焦產業模式發展,打造“文旅+新型城鎮”“文旅+健康休閑”等新興特色項目。圍繞“構建農旅融合休閑帶”,謀劃一批項目,促進文旅農消費供給融合升級。
校城融合,聚焦形成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校地融合、央校融合的昌平大學城契機,以沙河高教園、清華科學城等街區控規為引領,謀劃完善配套功能區、科研成果轉化區和共享空間項目。支持高校扎根建設發展,聚焦高校資源特色優勢,圍繞基礎教育、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等謀劃生成落地項目,輻射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
商務服務業,聚焦新型消費模式,謀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項目。聚焦重點商圈,提升原有商圈品質,發展高端休閑產業,優化產業園區品質,謀劃商業綜合體項目,支持商貿流通、物流基地等設施改造升級。
數字經濟,融入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謀劃產業數字化升級項目,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開發以智能制造、智能裝備、在線教育等為核心的高端產業數字化集群項目。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謀劃相關數字化應用場景項目。
新型基礎設施,圍繞落實擴大內需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著力開發新基建新場景項目。聚焦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謀劃工業互聯網標杆園區,支持企業智能化建設應用。圍繞建設新型數據中心、大數據平台等數據智能基礎設施,開發衛星物聯網等項目。圍繞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提升智慧城市運行服務能力,推動智能建筑、智慧能源等應用場景落地,謀劃智慧民生應用工程,實現智能化管理。
招募范圍包括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為提高社會各界參與的積極性,按照“揭榜挂帥”原則,昌平區財政安排項目謀劃工作專項資金1000萬元作為落地項目謀劃主體的獎勵資金及謀劃經費。單個項目投資額為1億元獎勵10萬元。
單個項目投資額為1億元以上的,每增加1億元投資,在10萬元獎勵金額的基礎上多增加5萬元,最高至200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