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讓歷史“活”起來 昌平十三陵中心小學構建“明文化”跨學科主題課程體系

2025年05月22日17:05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5月21日,十三陵中心小學“明文化”課程實踐現場會在明十三陵景區舉辦。‌本次活動以“以文化人,以史啟智”為主題,集中展現十三陵中心小學依托地域文化資源打造的特色校本課程體系,彰顯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融合的創新實踐。

據了解,十三陵中心小學基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等文件精神,結合學生“知家鄉、愛家鄉”的調研需求,開發了“明文化”跨學科主題課程。該課程以明朝歷史為脈絡,整合科技、藝術、體育、文學等多學科知識,形成“奇幻之旅”“大明印象”“百草園”“文墨飄香”“科技創想”“計量古今”六大核心課程,旨在破解學科壁壘、聯結生活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傳承文化的綜合素養。

課程旨在通過‌項目式學習,讓歷史“活”起來,讓文化“動”起來。例如,在‌“大明印象”課程中‌,學生通過研究明朝服飾花紋、官服補子圖案,設計出系列文創產品。‌“奇幻之旅”課程中,低年級學生通過詩詞與游戲融合的“大富翁”活動學習明朝歷史﹔中高年級則在“昭陵杯”定向越野挑戰賽中,運用識圖、指北針技能,完成融合明史知識的趣味任務,促進體能、協作與探究能力同步提升。‌“科技創想”課程則聯動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資源單位,引導學生探索古代科技成就與現代社會的融合路徑,激發科學創新思維。

據介紹,學校通過專家引領、集體研討、跨校合作等方式,推動教師突破經驗壁壘。從課程設計到實施評價,教師團隊以“學習者”身份先行探索,重構課堂模式,最終形成“真問題導向、跨學科整合、多主體評價”的教學新生態。

課程創新同步配套評價體系改革。以“躍動古今”項目為例,學校從“學科素養”“合作能力”“實踐成果”多維度設計評價量表,並通過師生共評、專家參評、模擬用戶反饋等方式,實現“以評促學”。評價貫穿項目全程,注重反思與改進,助力學生成為“有反思能力的學習者”。

十三陵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安翠翠表示,本次展示既是階段性成果總結,更是課程優化的新起點。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細化課程體系、加強教師梯隊建設,持續挖掘地域文化資源,讓“明文化”課程成為學生涵養家國情懷、提升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