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短板弱項 聚焦改革突破
今年157項任務推進首都高質量發展

近日,本市發布《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行動方案2025年工作要點》,提出了27條措施,並細化為157項重點任務及25項擬出台的重點政策。這些政策和舉措將更加聚焦改革突破,以體制機制創新提升高質量發展效能。
京津冀產業集群“一群一策”
兩年前,本市出台《關於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目前其中大部分任務已完成,支撐首都經濟穩健發展、不斷向好。今年是該行動方案的收官之年,157項任務進一步瞄准短板弱項,下大力氣解決裉節問題。
縮小京津冀三地產業發展“代差”是不可回避的裉節之一。
去年,京津冀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進入“國家隊”。“今年的重點正是‘一群一策’推動這些集群建設,針對每個產業集群提出具體舉措。”市發改委綜合處副處長夏銘君舉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將落地5家頭部零部件企業,生命健康集群方面也將申報創建1到2個國家級創新中心。
協同發展進入第二個十年,正以“一核”輻射引領、“兩翼”聯動發展、“三圈”協同布局加速形成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對於“兩翼”,今年將有一批實打實的政策措施:在雄安新區,重點是支持創新能力建設,推動一批新技術新產品孵化轉化,實現不少於60家高成長型企業落地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在城市副中心,重點是以第二批市屬國企搬遷為契機增強產業功能,謀劃推動環球影城二三期項目,加快建設頂點公園、海昌海洋公園。
平原新城、京西、南中軸……這些市域內的重點區域,是北京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
平原新城的關鍵詞是“承接”,承接產業、公共服務等資源:今年將實施一批提升平原新城綜合承載能力的標志性工程,推動R4線一期北段等軌道交通快線開工,打造新龍澤等軌道微中心,加快建設未來大學科技園、大興國際氫能合作示范區等高質量創新和產業空間,布局落地清華附中大興學校、兒童醫院亦庄院區、宣武醫院房山院區等優質公共資源。
京西地區重點推進“兩園一河”先行啟動區建設,聚焦永定河左岸建設和道路連通,落地京原漫水橋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打造首鋼園服貿會“會展小鎮”。
南中軸區域重點打造“禮樂雙軸”空間標志性節點,今年將建成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用房,推進國家自然博物館、首都規劃展覽館等重點項目建設。
另外,今年本市將全面推進奧林匹克園區道路開放,完善國家體育場、國家網球中心等場館配套商業設施,推動文商旅體融合聯動發展。
600億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創新
北京科技成果產出豐碩,但成果轉化是個難題。“這是今年任務的重中之重,要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夏銘君說。
科技型企業從哪裡來、到哪裡落?《工作要點》提出,要布局建設概念驗証平台、共性技術平台、成規模的中試基地等,縮短成果轉化時間﹔在中關村各分園組建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建立市場化薪酬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以項目經理制跟蹤項目,開展轉化落地對接服務,讓每一個園區都成為產業孵化、培育、服務的活力空間。
如何激勵科技型企業敢投入、願創新?針對前期研發投入壓力較大等特點,本市將研究制定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安排不低於6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支持科技創新,持續向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免費發放創新券。
企業創新最需要的是人才。今年,本市將從引、育、留、用4個方面送上政策“大禮包”:“引”是探索推廣在華永久居留計分評估機制,加大國內外優秀畢業生引進力度﹔“育”是建設數學與人工智能等新興交叉學科平台,吸引國外高水平理工農醫類大學在京建設實體學院或實驗室,支持高等院校聯合企業建設產教融合基地﹔“留”是完善人才服務,探索推進青年租賃住房支持試點﹔“用”是提高用人單位選人用人自主權,實現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產業謀劃布局則既要立足當下、又要著眼長遠。夏銘君介紹,北京一方面要重點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制定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實施意見,加快自動駕駛、文旅、醫療、氣象、時空等行業數據專區建設運營﹔另一方面要重點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在醫療、教育、制造領域建成不少於3個國家級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基地,在政務、交通、文化等領域打造不少於10個標杆示范應用場景,加快推動機場、火車站往返城區的自動駕駛接駁場景對外開放。
巡演首演地內容審核負責制落地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4.97萬元,居全國第二。數字背后,個性化、體驗性消費趨勢讓各方看到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潛力,思考如何拉滿消費者“情緒價值”。
《工作要點》提出,一館(場)一策推動劇院、體育場館、博物館等公共文體空間向文商旅體娛復合空間發展轉型,培育“情緒消費”新增長點。
面對消費優質供給的缺口,今年北京將實施消費提振專項行動,加大個性化、價值化的服務性消費供給,構建大旅游格局。如優化熱門博物館和對外開放單位門票預約機制,更好滿足來京游客需求﹔以博物館、體育館為切入點,創新社會資本參與文體設施運營模式﹔實行巡演項目首演地內容審核負責制,對符合條件的演出活動不再重復開展內容審核。
“本市還將通過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等方式,多措並舉進一步增強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夏銘君說。
無論是創新活力釋放,還是消費活力激發,都需要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一批可操作、可落地、可見成果的改革舉措將在今年加速落地。
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一向備受關注。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北京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降至4%左右。雖然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緩解,但改革沒有停步,今年將進一步打通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的堵點,依托金融機構試點創建“小微企業之家”。企業可在此獲得企業融資、資源對接、小型路演等特色化金融服務。
針對破除影響要素流動、公平競爭的各種障礙,今年北京將謀劃制定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賦權清單,推動制定北京市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條例。
外資企業落地的“門”也將越開越大,今年重點推動自動駕駛、金融和醫療等領域符合監管要求的業務落地,將制定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力爭推動1到2家外資研究型醫院在京落地。(記者 曹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