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方式破解創新醫療器械進院難
北京首試“服務租賃”助手術機器人落地
2025年04月07日08:53 |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從中關村發展集團獲悉,在“服務租賃”模式助推下,天智航天璣2.0骨科手術機器人近日在北京老年醫院完成裝機。這是北京市首台以“服務租賃”模式進入醫院的骨科手術機器人,以市場化的方式有效破解了創新醫療器械進醫院難的問題。
據了解,天璣2.0骨科手術機器人可以完成實際手術中50%到80%的手術步驟,幫助單台手術縮短30分鐘時間。然而,創新醫療器械往往研發投入大、關鍵材料與零部件成本高,因而售價不菲。以手術機器人為例,單台設備市場價格高達數千萬元。由於公立醫院不允許採取舉債購置、融資租賃、投放分成、承包經營等商業模式購置醫療設備,不少醫院往往難以拿出足夠資金購買設備,或難以承擔購置后的折舊費。同時,創新醫療器械剛剛進入市場,醫院普遍對其技術穩定性、服務延續性和設備保值性有一定顧慮,這些都成為創新醫療器械快速進入市場應用的桎梏。
中關村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分析,對於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單位來說,這些問題會導致其在早期市場尚未打開、產品產量不高的情況下,高昂的研發成本難以獲得有效分攤。由於缺乏市場反饋和應用場景,創新醫療器械企業的后續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迭代受限,應用成本更難降低,陷入惡性循環。
為破解這些難題,中關村發展集團依托旗下中關村科技租賃,與手術機器人生產商開展合作,購買手術機器人及其全套技術服務包,並委托技術服務合作方與醫院簽訂設備服務協議。醫院則根據骨科機器人的開機使用次數,支付單次固定的服務費。通過這種“服務租賃”模式,醫院降低了一次性大額資金支出壓力,提升了手術機器人使用率,手術機器人企業則能夠快速回籠資金,實現企業盈利,反哺技術升級,解開創新醫療器械成本高與規模化推廣難的矛盾。(記者 孫奇茹)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