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 項目驅動 燈市口小學匯報“項目式學習”階段成果

4月2日上午,“AI賦能 項目驅動 讓學習真實發生——燈市口小學項目式學習階段成果匯報現場會”在燈市口小學舉辦。會議展示了燈市口小學在項目式學習領域與AI賦能教育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現場會分為經驗介紹和課堂展示兩個環節。燈市口小學黨總支書記吳健以“AI賦能項目式學習 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經驗分享,圍繞“洞察項目式學習關鍵價值,錨定素養教育方向﹔創新多維度教研,促進教師觀念革新﹔推動AI 賦能,構建創新課堂生態”介紹了學校項目式學習的探索與實踐。
在課堂展示環節,燈市口小學18位老師在九個會場分別進行現場課、說課和匯報展示。從貝殼館的智慧設計到神話故事的AI續寫,從孔子智慧的現代詮釋到教室空間的重構優化,項目覆蓋文學、藝術、歷史、科技等多個領域,讓知識在真實情境中“活”了起來,體現了跨學科整合,打破知識壁壘。同時,學生們運用AI工具生成文本、設計PPT、創作藝術作品,不僅提升了學習效率,更培養了數字時代必備的信息素養與批判思維,釋放學習創造力。
燈市口小學開展的項目式學習涉及了從課間活動的創意設計到微項目的生活化延伸,每一個項目都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在自主探究、協作創新中收獲成長的喜悅,以學生主體,激活生命潛能,體現學校“讓生命光芒閃耀”的辦學理念。在主會場,張芙蓉和李彤老師與同學們一起,研究“讓貝殼館活起來”,用豐富的想象,細致大膽的設計,為學校的科創文化館提升場館活力。
本學期,四年級開展了神話故事續編主題項目式活動。現場會分別呈現了朱娜、劉暢老師的項目中期交流和王同一老師的項目展示交流階段的課程,孩子們展示了自己在文學、藝術與思維上的提升。
五年級李東林老師開展了《何以孔子——探索孔子的智慧》項目活動,幫助同學們了解孔子生平,思想和在當代的影響,開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活動。
六年級李雅菲老師帶領同學們設計了民族風格、健美風格的運動操,在有特色的運動中讓十五鐘更充實﹔陳彤琛老師的學生們,為了讓身邊的炫彩美術館更吸引人,從展品的形式創新、內容創新、設置創意各方面想了許多辦法,並進行初步嘗試。
此外,老師們充分挖掘學校空間的育人作用,結合學校“十大場館”的體育文化館、炫彩美術館等,開展項目式學習。於文龍老師做《逐光教育下的班級文化設計》主題匯報。李天雪老師以《趣享體育文化,暢玩體育場館》進行主題匯報,介紹課間活動與學校體育文化館相結合的實際運用。
本次匯報活動,不僅展示了項目式學習的課程活力,更是燈市口小學堅持跨學科探索,提升學生素養,在“讓生命光芒閃耀”的辦學理念指引下,系列探索的階段性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