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全國首家政府主導、服務數字生態出海的創新平台,這個春天很忙碌
為數字經濟企業架起“跨海大橋”

過去半個多月,位於北京大興的全國首個政府主導、服務數字生態出海的創新平台——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活動很豐富:2月25日,聯合迪拜自貿區舉辦“為貿易而生”路演活動﹔2月26日,與北京聯通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啟動“出海服務生態聯盟”﹔3月3日至5日,參加全球數字經濟大會西班牙分會場的活動,為“巴塞羅那服務站”揭牌……
全球數字經濟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產業版圖。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支持下,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去年7月成立,提供海外推廣、合規保障、政策通辦、商機對接、國際人才、生態嚴選、品牌賦能、空間載體等八大服務,為國內數字經濟企業“走出去”與海外企業“引進來”架設了雙向融通的橋梁。
造橋
直面企業核心需求
從出海基地所在的大興經濟開發區出發,到駐華大使館密集的東二環區域,直線距離不足20公裡﹔到大興機場,直線距離不到30公裡……介紹完“近”的優勢,出海基地負責人常學智話鋒一轉,“從另一個角度說,這裡‘也很遠’,因為從這裡出發,可以跨越山海,通聯全球。”他表示,出海基地是本市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的重點任務,更是創建“數字絲綢之路”經濟合作試驗區的重要承載地。
出海基地的每一個人,工作內容都很有國際范兒。昨天下午,陳遠芳和同事們又推出了新一期“出海論道”活動,邀請北京市發改委、中保信北京公司工作人員,為企業解讀境外投資政策、介紹“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台。“論道”結束后,相關的視頻還會上傳到網上平台供企業免費瀏覽。
在此之前,出海基地已組織10多場“出海論道”活動。今年將組織至少15場,重點邀請“出過海”的企業分享自身經驗和出海感受。每一場活動的主題,都直面企業核心需求。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對市場差異、文化障礙、合規風險不了解,海外渠道管理能力、精細化運用能力、海外品牌建設能力也都需要提升。”陳遠芳說,出海基地這座“橋”,不僅要把海內外連接起來,更要把企業需求和政府、行業資源對接起來,避免出現“盲目出海”的情況。
跨海
找到伙伴“組團出海”
自成立伊始,出海基地就喊出:“Go Global”(走向全球)。除了“出海論道”活動,還與50余家國內外企業及商協會建立合作﹔走訪英國、阿聯酋等8家駐華大使館﹔組織37場國內外政企代表團商務對接會﹔出訪中東第一大科技盛會GITEX展,幫助企業對接當地使領館及政府機構。
有著近10年出海經驗、在海外建成多個數據中心的融雲公司,是第一批加入出海基地的明星企業。已經成功出海,還需要“跨海大橋”嗎?原來,融雲的通信雲服務需要強大的全球網絡基礎設施來支撐,通過分析國內外市場環境,管理層一致認為:挑戰與機遇並存,必須尋找更多伙伴“組團出海”。
融雲公司高管宋清晨表示,隨著國家“雙循環”戰略不斷深入,國內越來越多的數字經濟企業關注海外市場,與此同時,美國數字經濟七巨頭的股價和市值持續增長,馬來西亞宣布投入120億美元用於數字經濟基礎建設,阿聯酋、沙特等國也紛紛出台了支持數字經濟的促進計劃……他說,出海基地不僅是推動中國數字產業國際化進程的重要一環,更是響應國家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的關鍵布局。
在出海基地,可以和融雲公司“組團出海”的不僅有來自人工智能、大數據、軟件外包和金融科技等數字經濟“熱門賽道”的上百家企業,還有涉及市場調研、戰略咨詢、法律合規、財稅管理、供應鏈管理等類別的85家服務商,隨時為企業“把脈問診”。
融通
把外資企業“引進來”
在出海基地,知道創宇的身份有點特殊,“我們是做網絡安全的,既是基地的成員企業,也是服務商。”公司技術副總裁李偉辰說,知道創宇的海外客戶涉及基礎設施、農業、金融等多個領域,很多客戶都有來中國投資的打算。
參與過數千家中小企業數字轉型計劃的馬來西亞企業家呂羽華,前不久就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在出海基地成立了外商獨資公司,“我將把自己深耕科技領域15年的經驗,與中國制造業、互聯網技術結合,幫助中國品牌落地馬來西亞,進而拓展至整個東南亞。”
隨著“跨海大橋”雙向融通初見成果,出海基地今年提出了更加宏大的目標——不僅要做中資企業乘風出海的“首發站”,更要力爭成為外資企業來京投資興業的“第一站”。
利用好本市“兩區”建設政策疊加優勢以及數字經濟全產業鏈生態資源,出海基地在全市有關部門指導支持下,可以為外資企業提供場景開放、數據跨境、人才保障等全生命周期服務,打造外資融入中國數字經濟生態圈的“首選平台”。
記者了解到,出海基地已納入《202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大興區將全力推動出海基地布局海外服務站,打造出海創新驅動中心,舉辦出海訓練營、企業使館行、企業海外行等“Go Global”品牌活動。集展示發布、國際會客、會議培訓、成果交易等功能於一體的出海基地大廳也即將投運,國內外數字經濟企業將在這裡共同碰撞出合作火花。(記者 陳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