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市政協主席魏小東: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2025年03月09日09:02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主席魏小東 張斯偉攝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尹星雲)3月7日晚,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主席魏小東接受媒體集體採訪,圍繞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北京市政協履職情況和今年工作重點等回答記者提問。

魏小東表示,全國兩會后,北京市政協將召開黨組會議、主席會議、相關界別委員座談會和區政協主席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今年北京市政協將圍繞協同打造高能級科創平台,推動京津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議題開展協商,進一步加大“每月一題”民主監督工作力度,持續推動提案工作提質增效,並將推動“京華議事廳”活動在十六區政協全面鋪開,把協商議事平台直接搭建到百姓家門口,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今年將圍繞11個重點議題開展協商

魏小東表示,今年北京市政協將圍繞“一條主線”,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條主線”就是深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四項任務:一是緊扣首都現代化建設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二是凝心聚力畫好最大同心圓﹔三是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政協制度建設﹔四是建設高素質的政協委員隊伍。

據介紹,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前,北京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北京市政協2025年協商工作計劃,今年將圍繞11個重點議題開展協商,分別是:協同打造高能級科創平台,推動京津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賽事體系,持續推動首都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發展﹔探索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搶佔發展先機,增強首都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擴大城市立體綠量,促進綠化彩化美化生態空間建設﹔構建多元參與機制和政策支持體系,建立可持續城市更新和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擴大農村有效投資和市場消費﹔加強地下水位變化風險分析研判,加快建立地下空間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體系﹔加強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杆城市,提升綠色經濟國際影響力﹔推動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條例等立法協商。

“這11個重點協商議題,以及北京市政協協商座談會議題計劃、民主監督工作計劃確定的協商、監督議題,都是按照市委要求在各方面提出的132個議題建議基礎上協商產生的,充分體現了黨政所需、群眾所盼、政協所能。”魏小東表示。

創新開展“京華議事廳”協商活動

去年,北京市政協創新開展了“京華議事廳”協商活動,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取得了初步成效。

“‘京華議事廳’堅持協商於民、協商為民,將協商議事平台直接搭建到百姓家門口,通過面對面傾聽百姓聲音,零距離助力群眾急難愁盼解決,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讓大家感受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魏小東介紹,“京華議事廳”就是要切實發揮人民政協制度優勢,充分調動委員參與熱情,持續推動委員力量下沉,為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

魏小東強調,“京華議事廳”通過開放、平等的協商交流平台,市區聯動、上下協同、多方參與,切實將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反映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是協商民主在京華大地新的生動實踐。

“今年,‘京華議事廳’已被列入市政協常委會工作要點。作為市區政協協同履職的重點任務,我們將按照試點先行、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與各區政協通力協作,分階段、有步驟地開展好這項工作。”魏小東介紹,去年年底,海澱、豐台、通州、大興等區政協率先開展了首批試點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將持續推動“京華議事廳”活動在十六區政協全面鋪開。推進過程中,北京市政協還將及時總結提升,不斷豐富完善協商內容和形式,使協商更接地氣、更有活力,使“京華議事廳”進一步扎根百姓身邊,成為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北京特色協商工作品牌,為推動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將建立重要提案摘報機制

近年來,北京市政協提案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共收到提案1386件,審查立案1261件,其中集體提案156件,委員提案1105件。

魏小東介紹,今年大會提案特點鮮明。委員們立足首都發展大局,緊扣關乎“國之大者”的重點任務建言獻策﹔同時,委員們聚焦黨政所需、群眾所盼、政協所能,結合自身所長,進行深入調研,提案建議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斷增強。

“質量是政協提案工作的生命,重質重精不重數。”魏小東說,今年市政協將開展提案典型案例分析,建立重要提案摘報機制,遴選事關首都發展大局的部分提案建議,及時報送市領導,提升提案服務科學民主決策的時效。深耕“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辦理面對面”協商品牌,創新節目形式,增加節目密度,同時將協商品牌向前端協商延伸。還將改進提案辦理“回頭看”工作,優化第三方評估工作機制,完善提案全流程向委員反饋機制。完善提案工作評選表彰、提案征集工作等制度機制,不斷健全提案工作制度體系。

加大“每月一題”民主監督工作力度

2023年,北京市政協創新開展了“各界委員齊參與 每月一題聚共識”常態化民主監督工作,組織委員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高頻共性難點問題開展常態化民主監督。魏小東介紹,兩年來,“每月一題”民主監督工作深入推進,3000余人次委員參與,47人次委員在北京市委深改委“接訴即辦”改革專項小組月度例會上發表意見,報送社情民意信息56篇,提交提案20多件,為有關部門破解民生難題、辦好民生實事提供了有力支持。委員們在參與“每月一題”民主監督工作中充分體現了心系“萬家燈火”、情牽“柴米油鹽”的深厚情懷和“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責任擔當,真正在群眾幸福感中找到了履職榮譽感。

魏小東表示,提升政協民主監督實效,必須主動融入黨政工作全局,必須發揮協商式監督優勢,必須突出委員主體作用,與黨政部門同題共答、同向發力,以政協所能服務黨政所需、群眾所盼,使政協民主監督成為黨委和政府推進工作的重要環節,讓政協工作真正嵌入首都城市治理實踐。

魏小東透露,2025年,北京市政協將在總結前兩年工作實踐的基礎上,繼續組織開展好“每月一題”民主監督工作。“這項工作在1月初已啟動,委員們報名踴躍,有近500人、1000多人次委員報名參加,佔全體委員的65%。”

今年“每月一題”民主監督工作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提升實效。2025年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推動解決的13個重點民生訴求問題已全部納入監督議題。北京市政協還組建13個議題監督小組,並首次將市政協綜合部門納入進來,與各專委會一道“一對一”為各議題監督小組提供支持和服務保障。各議題監督小組將根據“每月一題”的“一方案三清單”(問題解決方案、責任清單、政策清單、任務清單)內容,聚焦重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集體調研外,也動員委員就近就便開展自行調研。運用委員工作室等平台,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廣泛凝聚共識。發揮委員專業優勢,深入研討交流,提出務實、“解渴”、管用、管長遠的辦法。此外,制定“每月一題”民主監督實施辦法是今年的一項重點任務。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