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 讓群眾和企業辦事“一趟成”

2025年02月27日15:55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李博)“以前要大老遠去市區辦,如今在副中心就能辦。而且科技范兒十足,通過自助機就能辦。”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大廳裡,辦完業務的市民孔先生說。

作為全國首個以智能終端自助服務模式為主的政務中心,這裡廣泛應用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辦事人輕點鼠標,便可輕鬆辦結。

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體系持續迭代升級,從最初1.0版本到如今邁入5.0時代,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服務效率顯著提升,為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辦事享“同質同效”體驗

2021年9月13日,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開廳運行。

此前,東部市民、企業若要辦理市級事項,隻能橫穿城市趕往位於六裡橋的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

“建設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有效落實北京新兩翼規劃布局、高質量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進一步提高‘四個服務’水平,實現‘副中心的事副中心辦’的具體體現。”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表示。

現今,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總計進駐北京12個區4595個事項和副中心34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以及300項便民服務事項,可享受與中心城“同質同效”的辦事服務體驗。

為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大廳設立多個服務中心和工作站,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州分中心、北京(中關村)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通州工作站陸續落地,目前已為副中心企業提供貸款、貼息等金融業務總計2010筆,涉及金額75.93億元,提供專利預審支撐服務425件,知識產權維權咨詢66次,受理商標注冊、質押、轉讓等業務1915件。

“我們還率先在全市范圍內實現了海關業務進駐,助力副中心提振外貿服務能力,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截至目前,累計咨詢、辦理237件。”副中心政務服務大廳負責人崔海介紹。

“您好,我是‘政管家’,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后台,工作人員通過企業微信與企業連線。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建立線上、線下服務機制,依托“政管家”企業微信在線解決企業和群眾需求,目前已服務企業2486家,對接需求6111條,解答訴求6111條。

電子表單數據“免提交”

城市副中心全面增強基層智慧政務能力,通過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解決了企業、群眾辦事來回跑、多頭跑問題,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辦、一體辦、雲端辦。

“在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我們通過技術升級,實現174項企業個人常用信息復用‘少填寫’,364項可識別電子表單數據‘免提交’,211類市級電子証照對比核驗‘減材料’,審批決定加蓋政府部門電子印章‘零時限’。”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營商環境處處長陳新介紹。

“以前得拿著一堆材料跑上幾趟,現在一張執照或身份証,一次就搞定了,太方便了。”辦事人李先生說。

城市副中心以貫徹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和“一業一証”政務服務改革為契機,已推動開設餐飲店等40個行業“一業一証”服務落地,為123家企業提供“一業一証”服務。還推動扶殘助困等113項“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在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落地,更好滿足企業和群眾“一件事一次辦”需求。

企業訴求“通通辦”

2024年5月1日起,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開創性實施了業務咨詢的“一號通辦”服務,即“一號對外、一號解答”,極大便利了企業與群眾尋找政務服務“大廳”的路徑,使流程更加簡化便捷。

今年,城市副中心推出“通通辦”企業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政策直享、服務直達、訴求直通的高效服務。“通通辦”平台以“一網通辦、統一受理、快速響應”為核心,將分散在線上端、手機端、電話端等各類訴求渠道,整合為一個統一的企業訴求服務平台,實現企業訴求從分散受理到集中研判、聯合解決的轉變。

同時推出“通通辦”二維碼,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訴求服務入口,企業隻需通過掃碼、致電等簡易方式,就能享受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接到訴求后,平台專業涉企服務團隊負責對企業訴求統一登記、分類處置、收集反饋。平台打通部門間協同辦理機制,明確各環節辦理時限和責任主體,確保企業訴求能得到快速響應和有效解決。

雲端“握手”“跨省通辦”

河北大廠辦事人秦先生打開電腦,登錄政務服務雲平台,遠程視頻交流……幾個簡單步驟就完成相關手續辦理。視頻另一端,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整理從河北發來的材料。“過去辦事得跑北京,如今在家門口就把事辦成了。”秦先生說。

政務服務實現雲端“握手”,得益於京津冀“跨省通辦”線上互動和聯動辦理機制的形成。城市副中心按照北京政務服務標准,分別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廠縣、香河縣、三河市、天津市武清區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專區”,創新推出“異地授權、異地出証”模式。

陳新介紹,通過全國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城市副中心已完成與河北省事項庫及好差評系統對接,為下一步京津冀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一件事辦理提供信息化支撐。在京津冀自由貿易試驗區政務服務“同事同標”方面,已實現涉企經營、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203個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

“雲窗口”向“雲大廳”轉變

深化政務領域改革,初衷是為給群眾和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目前,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累計接待辦事群眾超60萬人次,完成市、區兩級事項審批超47萬件,全程網辦佔比達到100%,群眾滿意度接近100%。

未來,城市副中心將繼續深化政務領域改革,以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強化區域協同,統一“一套標准”提升跨省通辦質效。

陳新說:“我們將持續完善線上互動和聯動辦理機制,擴大通辦事項范圍,推動京津冀三地雙廳融合、多廳融合,攜手打造京津冀政務服務協同發展新樣態。我們‘雲窗口’也將向‘雲大廳’服務模式轉變,真正讓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與實體大廳‘同質同效同感同標’的服務體驗。”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