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學校供餐模式上新 中央廚房+微廚房改善學生餐

昨天,校尉胡同小學學生使用統一清洗消毒的餐具盛飯菜。
校尉胡同小學食堂工作人員使用消毒櫃對餐具集中消毒。本報記者和冠欣攝
本報訊(記者 牛偉坤)昨天清晨不到5點,一輛冷鏈貨車已經停到了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附屬校尉胡同小學門口。車廂內碼放著一箱箱洗淨切好的食材,很快,工作人員將它們分門別類送進了學校食堂不同的冷藏空間。
新學期開學,本市實施“中央廚房+微廚房”供餐新模式試點項目,校尉胡同小學是試點校之一。新模式依托校外供餐企業建立中央廚房,負責食材集中採購、食材預處理、冷鏈配送等環節﹔微廚房則設在學校內,對中央廚房配送的淨菜和半成品進行烹飪加工和配餐。
拿到食材后,工作人員立即忙活起來。肉類最先上鍋焯水,緊接著半葷菜開燉,蔬菜類最后開炒……“我們會提前通知供餐企業第二天所需食材,企業一般凌晨開始採購備貨,確保食材新鮮。”食堂負責人楊明展示了前一天與中央廚房的溝通記錄:胡蘿卜50斤、板栗南瓜50斤、青筍100斤……每樣食材標明所需大小、樣態,比如胡蘿卜和南瓜要切塊,“我們會對食材進行驗收,除了觀察食材的新鮮度、樣態,也會重點查看檢驗合格証等。”
11點35分,食堂工作人員推著餐車在各個樓層就位。早在送餐前,他們就已將清洗一新的餐具盒擺放在了各個班級門口。這些干淨的餐具同樣得益於供餐模式的改變。學校總務主任趙琮說,食堂之前設有粗加工間,承擔著洗菜、切配等任務,佔據了食堂小一半空間。如今,學校在這些省下來的空間裡,安裝了洗碗機和消毒櫃,還改造浸泡池等,3個多小時就能完成約1000名學生的餐具消毒,“學生在校用餐不必再自帶餐具,就餐體驗大大改善”。
12點左右,在班級領到餐具的學生在樓道排隊,一道道美食散發著誘人香味,熱騰騰地送進學生的餐盤。
記者了解到,除校尉胡同小學,“中央廚房+微廚房”供餐新模式也在東城區體育館路小學、西城區廠橋小學北校區等試點。未來,試點經驗將逐步推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