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出台五個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環

本報記者 王昊男
2025年02月14日08: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環

  為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環,近期北京市陸續出台了五個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月13日,北京市召開“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推動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階段。平原新城需要進一步提升發展能級,在推動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中,更加有力承擔好承接、引領、聯結、支撐的主體功能,更好將首都發展優勢轉化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動能。”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楊秀玲說。

  全面提升綜合承載能力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平原新城指順義、大興、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區,是首都面向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門戶,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是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環。

  “中心城區向外30至50公裡是通勤圈,是都市圈率先發展的重點區域,平原新城正位於這個圈層。”楊秀玲介紹,北京將通過戰略賦能、要素賦能、品質賦能、政策賦能等“四項賦能”,全面提升平原新城綜合承載能力。

  五個方案對新城發展方向進行了進一步明確:順義重點建設臨空經濟先行區、產城融合國際新城﹔大興重點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繁榮開放國門新城﹔亦庄重點建設新質生產力典范區、高端產業綜合新城﹔昌平重點建設科技創新活力區、產教融合未來新城﹔房山重點建設科教融合文化名區、新質智造產業新城。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平原新城規劃城鄉建設用地、建筑規模總量約佔北京全市四成。改革創新資源要素配置方式,北京將在平原新城率先開展人才引育留用相關政策試點,擴大有效投資集中支持重點產業功能區建設,提高土地利用強度和管控彈性。“通過加大資源要素傾斜支持力度、提升要素邊際效益,集中力量推動新城實現跨越式發展。”楊秀玲說。

  北京將持續加強平原新城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設施建設。包括:推動超50公裡軌道交通線路和超150公裡高快速路建設,加快形成與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環京周邊地區半小時交通圈,優先布局顯示度高、群眾獲得感強的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等。

  此外,北京將聚焦平原新城主導產業發展和重點產業功能區建設,加強財政、金融、產業、科技等政策創新試點和集成,強化人城產融合、職住商平衡,優化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增強新城發展動力活力。

  經過近年發展,目前平原新城經濟總量接近萬億元規模,常住人口佔北京全市超三成,與環京地區已形成多個跨界城市組團。

  加快提升發展能級

  近年來,北京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積極推動“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平原新城是“五子”聯動的重要承載區。

  按照方案,北京將在平原新城加快重大科技設施等創新資源導入,支持新城依托重點產業功能區積極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壯大“國產芯”“生物藥”“智能車”“機器人”“中國星”等特色產業集群,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孔磊介紹,亦庄新城將加緊建設北京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打造政務、“三醫”、交通等數據專區,構建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加快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工程研制和創新中心建設﹔前瞻布局新型顯示、6G等領域,建設“量子未來產業社區”。到2030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突破50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生產性服務業營收達到“雙萬億”規模,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突破萬人。

  昌平區入駐高校41所,40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10個工程技術中心,形成了醫藥健康、先進能源、先進制造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全區2024年GDP增長6.6%、增速居全市第一。”昌平區區長劉曉東表示,昌平將在科技創新、產業向新、城市煥新方面發力,以昌平國家實驗室以及央企研究院、高校全國重點實驗室為支撐,打造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集群。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聚焦“六鏈五群”率先形成產業協同新格局,北京將在新城落地一批延鏈補鏈強鏈和區域協同的重大項目,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在新城和毗鄰地區轉化。

  以大興區生命健康產業為例,目前該區已培育引入各類專業服務平台超120家,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12家國家級院所入區落戶。大興區區長劉洋介紹,大興將構建“3+2+N”千億產業集群,增強京津冀產業協同布局,在天津、河北等地設立生產線,加快形成區域產業緊密協同的發展局面。

  此外,北京還將在平原新城加快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推動數據產權歸屬認定、流通交易等改革先行先試﹔營造消費新場景,建設“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拓展國際合作交流新空間,加快國際合作園區建設。

  著力提升宜居宜業水平

  人民城市為人民。平原新城將重點聚焦新城青年人才和“老老人”“小小孩”需要,優化住房供給,深化老城煥新,大幅提升公共服務配套標准,建設花園城市樣板,營造高品質公共空間。

  “我們正以‘構建世界一流的科教及產業融合新城’為目標,舉全區之力支撐好良鄉大學城發展。”房山區區長底志欣介紹,“今年,入駐高校11個校園重點項目將開工建設,同時我們會持續完善校園周邊商業、醫療等設施,打造涵蓋城市畫廊、河邊綠道的‘花園式大學城’。”

  順義將強化交通對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順義區區長崔小浩介紹:“今年將開工建設R4線一期,項目建成后,市民從順義燕京橋站坐車,無需換乘,10分鐘即可到達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30多分鐘到達東二環。”

  近期,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印發了《北京市平原多點地區“好房子”規劃管理相關技術要點(試行)》,在豐富居住空間形式、補充基礎公共服務功能、豐富城市空間形態等多個方面提出創新舉措。“技術要點提出可增加封閉或開敞陽台,允許套內面積比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設置一定比例面積的挑空空間。”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副主任楊浚介紹,通過提高住宅得房率,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

  結合中心城區醫療資源功能疏解,北京還將根據平原新城發展需要布局宣武醫院、兒童醫院等新院區,推動醫療衛生資源更均衡、城市功能更完善。

  據介紹,為有力支撐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北京依據各平原新城特點和實際,“一區一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重點圍繞規劃實施、用地保障、產業發展、園區建設、人才吸引、城市活力等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實施方案印發只是一個開始。”楊秀玲表示,后續北京將逐年制定工作要點,細化任務清單、項目清單、政策清單,扎實推動任務落實,進一步攜手津冀打造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動打造先行區、示范區。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