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舉辦千余場文旅活動慶賀元宵佳節

人民網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尹星雲)賞非遺、看演出、品民俗……元宵節期間,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各區、各有關單位,繼續加大節日文旅活動供給,舉辦千余場文旅活動,通過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豐富多樣的非遺體驗、喜慶熱鬧的賞燈游園活動等一系列“文化大餐”,讓首都文旅市場延續春節熱度,陪伴市民游客共度元宵佳節。
逛元宵奇妙夜 品文化嘉年華
元宵節期間,北京市將繼續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784項、913場,用優質文化點亮美好生活,營造喜慶、歡樂、祥和的佳節氛圍。
為滿足市民游客佳節逛廟會、逛大集、賞花燈的文化需求,豐台區的京彩新春彩燈嘉年華和青龍湖公園新春游園會、朝陽區的北京千燈夜、石景山區的石景山游樂園“2025新春燈火游園會”、昌平區的白浮泉廟會、通州區的大運河新春游園會、順義區的北京國際鮮花港第二屆花燈文化藝術節、大興區的“中軸魏善·盛世大興——彩燈大世界”主題活動、平谷區的首屆平谷京東大溶洞新春花燈夜游、延慶區的第三屆北京世園花燈藝術節等多項廟會燈會游園會活動,將持續在元宵節期間舉辦。
全市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中心、室)還集中開展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閱讀推廣、手工體驗、文藝演出等豐富活動,打造市民家門口的“文化大餐”。首都圖書館推出“詠誦經典 樂贊北京”元宵節專場音樂會。北京城市圖書館推出萬盞齊明·創意燈彩手作體驗活動。通州區文化館舉辦“歡天喜地·中國節——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宵節特別音樂會”。朝陽區、房山區、大興區、平谷區等多區圖書館還圍繞不同主題舉辦猜燈謎活動。
此外,全市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積極引導市民群眾編創、表演、展示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形成群眾演、演群眾、群眾樂的氛圍。西城區推出“看大戲 到西城”2025年宣南俱樂部元宵節專場演出。朝陽區舉辦“靈蛇納福舞新春,粉墨朝陽鬧元宵”京劇戲迷新春聯誼演唱會。密雲區舉辦“濃濃鄰裡情、歡樂鬧元宵”群眾文化活動,營造喜慶熱鬧的節日氛圍。
京味非遺也“瘋狂” 民俗盛宴等您來
今年春節,“非遺+”“+非遺”等創新文化活動成為北京文旅市場一大亮點。元宵節期間,非遺民俗活動繼續“唱主角”,陪著大家鬧元宵。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和朝陽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25“京彩中軸線 非遺過大年”系列非遺特色春節慶祝活動在北京中軸線之上多點聯動開展,元宵節期間繼續帶來春節主題展、民俗展演等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活動。
三大國家級非遺項目輪番上演,帶來獨具特色的文化體驗。門頭溝區於2月12日、13日舉辦千軍台庄戶幡會,展示大山裡的古腔古韻與歷史文化。密雲區於2月12日舉辦九曲黃河陣燈俗,燈陣、花會、戲曲三位一體,相映生輝。懷柔區於2月13日至16日舉辦“斂巧飯”民俗文化活動,將非遺文化與旅游、科技、農業等有機融合,匯聚“百步”長廊、“五谷豐登”集章、科技表演、非遺手作、文創產品、主題分會場等特色亮點。
此外,全市繼續利用商圈、街區、廣場等場所,開展各類舞龍舞獅、鑼鼓表演、花會、踩街等傳統文化民俗活動。朝陽區舉辦第十二屆溫榆河民俗文化節暨元宵節民俗文化活動,推出花會踩街、幡鼓齊動十三檔展示等內容。海澱區蘇家坨鎮舉辦“龍騰獅躍鬧元宵”花會踩街活動,展現扑蝴蝶、棍會等極具地域特色的非遺文化。石景山區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開展漢服提燈夜游活動,還原“一夜魚龍舞”的中式浪漫。順義區北務鎮舉辦龍獅文化節暨“龍騰獅躍鬧元宵”舞龍大賽、趙全營鎮舉辦花會大賽,通過傳統舞龍、花會表演弘揚民間藝術。大興區、延慶區也舉辦元宵節花會展演活動,以“走街”“游園”為主要形式,營造濃郁節日氛圍。
走進劇場 陪大家過一個文藝元宵節
元宵節期間,全市已開票營業性演出82台125場。以元宵節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成為節日期間的一大亮點。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乙巳蛇舞”:陳燮陽與中央民族樂團元宵節音樂會》,以一台佳節氛圍濃厚、傳統與流行同在的音樂會慶祝元宵佳節,並開啟樂團建團65周年慶典的序幕。北京京劇院在長安大戲院帶來《元宵佳節·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悠揚的唱腔、經典的名段將與觀眾共度一個難忘的佳節之夜。同時,經典歌劇《茶花女》、話劇《戀愛吧!契訶夫》以及《開心聊齋·三生PLUS》《戀愛的犀牛》等經典劇目將集中上演。
演藝新空間作為北京演出市場的一股創新力量,也在元宵節奉上精品佳作。吉祥大戲院上演北京京劇院國粹經典劇目《鎖麟囊》﹔繁星戲劇村、開心麻花·花花世界等演藝新空間上演《朱莉小姐》《芝加哥之夜》等沉浸式演出﹔常營愛樂匯藝術空間奏響《<梁祝>傳世經典中外小提琴名曲音樂會》等多場音樂會﹔嘻哈包袱鋪五棵鬆劇場演出《嘻哈包袱鋪相聲劇場》,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一個愉快的元宵佳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