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中關村村史館煥新重張

感受從“電子一條街”到“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歷程

2025年02月09日08:5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參觀者在沉浸式的互動體驗中感受中關村從“電子一條街”到“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輝煌歷程,領略科技創新背后的文化力量。 本報記者 王海欣攝

本報訊(記者 孫穎)致敬科學家們聚成的璀璨星陣、邂逅上世紀90年代的搜狐新浪網易、回顧第一代中關村人的創業史……昨天,經過升級改造的中關村村史館重張,帶您感受中關村從“電子一條街”到“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歷程,一起領略科技創新背后的文化力量。

中關村村史館是一家展示中關村歷史、人文、科技變遷的社區博物館,2020年12月開館,2024年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此次全新升級后,展館面積由原來的1300平方米增加至2300平方米,包括基本陳設《中關村歷史展》和《初心致遠》《科學文化》《社區生活》《希言自然》四個主題特展。

走進煥然一新的中關村村史館,迎面是大紅色的序廳,基本陳設《中關村歷史展》就由這裡開啟。展覽從海澱源頭開啟,“海澱”何時初見史籍,這裡能夠找到答案——元代文人王惲的《中堂事記》裡,1261年就曾出現了“午憩海店”的表述,“海店”即是海澱古稱。當時的海澱曾是金中都北上蒙古高原的要道。

村史館中,您能看到從《研究員陳春等進行“新技術擴散”試驗初見成效》到《“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調查報告》的科技成果轉化之路﹔能看到我國第一本採用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印刷的書籍《伍豪之劍》﹔還能看到“王碼”“自然碼”“五筆字型”“四通打印機”等架起漢字與計算機之間橋梁的技術……煥新的展覽增加了許多珍貴史料與實物展品,還採用了動態屏幕、交互投影、虛擬現實等科技手段豐富展覽形式。

在“中國世界”展區,挑高兩層樓的展廳屋頂,自上而下懸挂了60盞燈,從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錢學森、袁隆平、王選等知名科學家。這裡是展覽特意設置的致敬環節,通過點選下方屏幕上的人名卡片,可以逐一點亮一顆顆耀眼的明星,那是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他們讓中國的璀璨星光閃耀世界。

記者了解到,中關村村史館面向社會免費預約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五9時至17時。參觀者可關注“樂活中關村”微信公眾號,點擊“樂眾享”欄目內的“村史館參觀預約”了解詳情。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