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市將構建大中小貫通培養鏈條

2025年01月06日08:5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本市將構建大中小貫通培養鏈條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本市將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近日,市教委等十七個部門發布《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二十條措施》,明確將實施學校科學教育提質、創新人才發現培育、科學教育資源集成等六大行動。

  “科學教育堅持面向人人,做好培育‘苗圃’。”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表示,本市將統籌推進科學教育與集團化辦學改革、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等重點任務,構建大中小貫通的培養鏈條,匯聚合力,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義務教育跨學科課時不少於10%

  在開齊開足開好科學類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本市將基於集團化辦學育人新載體,一體化設計成員校科學類課程、課后服務和課外實踐活動,強化小初高學段銜接。一批高質量的科學類校本課程和實踐活動將在各校開展,不僅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更拓展至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領域。

  科學教育不設限,學校間的“圍牆”將被打破。本市將推進教育集團內課程、教學、師資、教研等優質要素加速流動重組﹔推廣啟發式、探究式教學,加強真實問題驅動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完善對科學類課程教學的評價機制。通過集團化、城鄉學校“手拉手”結對等機制,各區各校將幫助生態涵養區學校及特殊兒童群體上好科學類課程。

  跨學科融合教育為學生賦能。本市將建設一批“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學科英文縮寫)”教育示范課程,探索貫通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融合性、跨學科、整合式教育模式,探索融入必要的藝術、人文學科元素。義務教育階段落實好各門課程用不少於10%的課時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要求,普通高中階段積極開展科學類跨學科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各校將建設學生創客空間和科學創新實驗室,融入工程實踐和人工智能要素。

  高校實驗室面向中小學生開放

  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將升級,探索構建跨領域跨部門跨學段的科學教育共同體,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培養體系。

  高校與中小學之間的“牽手”將更加緊密,探索大中小貫通培養的新載體。本市將發揮在京高校科研資源優勢,面向全體中小學生開展數學節、科學節系列活動,組織數學與人工智能、天文與航天、能源與材料、機械與電子、生物與醫藥等主題的特色夏(冬)令營。

  本市將建立市、區、校三級培養體系,構建大中小貫通的培養鏈條﹔匯集大中小學、校外教育、科研院所等優質資源,建設一批培養基地﹔探索大學、中學雙導師制﹔支持有條件的區建設科學高中,探索銜接大學的貫通培養機制﹔建立有科學家潛質學生的成長檔案,持續開展跟蹤支持。

  高校還將面向中小學生開放實驗室等科技資源,與中小學共建科學教育基地,協同組織科學實踐活動,豐富學生認識和接觸科學的途徑。本市支持中小學與高校聯合教研,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更好銜接﹔鼓勵高中學生參加高校學術活動,開拓科研視野﹔支持高校建設中小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智庫等,推動改進科學教育理念、內容和實施方式。

  各小學至少一名理工碩士科學教師

  聚焦素養提升,本市將全面實施科學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行動。各區各校將配齊配強科學類課程專職教師,加強實驗員隊伍建設。每所小學將逐步推動實現至少有一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教師。各校應由校領導或聘任專家學者擔任科學副校長,原則上至少設立一名科技輔導員、至少結對一所科普機構。

  推進人工智能(AI)賦能科學教育,本市將開發面向學生的科學教育智能體,為教師教學提供AI助手,為學生學習提供AI學伴﹔提供多元化、數字化的科學教育資源供給。

  本市還將推動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面向學生設立“科學教育開放日”﹔合理規劃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總體規模、設置標准、審批程序,注重對學生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精神等科學素養的培養。各區各校根據需要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優質的科學教育服務﹔指導學生理性選擇參加“白名單”競賽。競賽活動應與科學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相融合,面向全體學生培養科學興趣和特長。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