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幻之城 北京科幻產業總產值佔全國三分之一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董兆瑞 李世奇)走進位於首鋼一高爐內的SoReal科幻樂園,游客將“乘”上“齊天號”宇宙飛船,開啟一場太空科幻旅行。據了解,開業不足一年,這處科幻文旅融合新地標已吸引了約10萬游客體驗。5G+XR技術讓工業遺存與科幻產業完美融合,使得科幻不只是停留在小說和電影裡,而是真的躍然眼前。
石景山區SoReal科幻樂園。人民網 李世奇攝
“我們在最大限度保留一高爐原有結構和外部工業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廣泛布局了5G、邊緣計算、AR、VR、AI、全息影像等科技,其中主要的設備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SoReal科幻樂園負責人呂曉卓說,“樂園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囊括了未來科技樂園、主題秀場、藝術展覽、體驗式商業等業態,將為游客帶來文化、娛樂、科普等相融合的全沉浸式體驗。”
科幻樂園讓虛擬與現實交匯,而想象力也在加速轉化為生產力。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市已完成了科幻閱讀、科幻影視、科幻游戲、科幻文旅等重點領域布局,形成了以石景山科幻產業集聚區為核心,海澱、朝陽、通州、大興、懷柔等多點各有特色,差異化發展的態勢。2023年全市科幻產業總營收達373.8億元,佔全國三分之一,三年平均增速達26%。
SoReal科幻樂園所在的石景山區,如今已成為北京科幻產業布局的核心區,北京的科幻產業發展也走上了“快車道”。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科幻企業和機構數量達632家,其中石景山區就集聚了當紅齊天、諾亦騰、虛擬動點等近200家科幻及相關科技企業,涵蓋人工智能、腦機接口、計算光學、無人系統、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領域。
為加速打造“京西科幻之城”這一目標,石景山區發布實施了全國首個科幻產業專項支持政策,落地運營了全國首個科幻產業標杆孵化器,成功設立了全國首支科幻產業基金。“早在2020年,中國首個科幻產業集聚區就在石景山區正式揭牌,中國科幻產業研究中心、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等相繼落戶石景山,我們還建成光學影像、5G+AR等方向的10余個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石景山區科委副主任曹潔說。
一系列舉措的落地吸引了一批科幻企業集聚。在距離SoReal科幻樂園不遠的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集聚了100余家相關企業,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可以說,我們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動作捕捉與運動測量技術企業,全球市場佔有率達70%。”諾亦騰研發副總裁周烽說,“相關企業的聚集塑造了園區的良好生態,讓合作伙伴間的信息共享更暢通,這對企業幫助很大,也是我們選擇落戶這裡的原因。”
據周烽介紹,諾亦騰的動作捕捉產品廣泛應用到具身智能和人行機器人領域,可以對人行機器人進行訓練。“傳統的動作捕捉產品多採用光學追蹤,如果部分採集點出現遮擋,就會影響數據的連續性。在影視行業中,往往需要很長時間進行修正處理。而我們的動作捕捉產品可以將傳統的光學捕捉和慣性捕捉合二為一,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極大提高了數據採集的穩定性和准確性。”他說。
而該中心的另一家入駐企業,北京全景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音頻編解碼技術,打破了歐美巨頭對音頻市場的壟斷。“WANOS全景聲科技可以讓聽眾身臨其境的感受視聽作品的逼真效果。從院線影片開始,這項音頻技術已逐漸應用在音樂、有聲書等娛樂領域,也正在走進國產汽車產業。”該企業市場經理李美琪說。
國內最大7D光場採集系統。人民網 李世奇攝
在首鋼園,還有目前國內最大7D光場採集系統。記者看到,在一個7米多高的球形結構上,布設了超1萬個光珠和120台4K工業相機。“系統上共有7種光源,經過排列組合后可以模擬像火山噴發、宇宙等自然和非自然的光源環境。”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MAC運營經理董琳琳介紹,這套系統也可以應用於數字人形象的生成上,隻需要1秒鐘就能完成拍攝,精細度可以看到人物皮膚上的毛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