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朝陽潘家園街道:“議”起治樓門 打造有溫度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2024年12月27日10:08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小樓門,大天地。樓門院是居民走出家庭參與社區活動、溝通鄰裡之情重要的平台和紐帶。近年來,潘家園街道不斷強化樓門環境治理,積極開展樓門文化建設,激發居民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共建意識,進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潘家園街道發起“議”起治樓門項目,發揮樓門院黨支部或黨小組的引領優勢,聯合在職黨員、居民代表、志願者等更多居民共同開展樓門治理。加大理念轉變,從以社區為主角轉變成以居民為主角,社區重點為居民提供資金、方法、資源等支持,真正將樓門院治理權力歸還給居民,讓居民成為治理的主體。組織居民協商解決堆物堆料、私搭亂建、美化空間等問題,協商制定共同遵守的樓門院公約,讓居民體會參與治理前后變化的更大價值。掌握樓門院居民特殊需求,了解樓門志願服務內容,形成互助服務對子,開展對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困難群體的“遠親不如近鄰”互助活動,發揮居民自我服務功能。

據了解,項目示范點社區大多為老舊小區,老舊小區樓道內堆積雜物、小廣告、亂貼亂畫、牆面臟污破損等問題層出不窮,成為了老舊小區治理的一大難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潘家園街道攜轄區社區推廣樓門(院)示范點,推進樓門(院)文化建設,以樓門治理小切口入手,進一步激發群眾自治活力,共同打造有溫度的基層治理共同體。為進一步推動社區治理向樓門院治理深化,潘家園街道以社區“共治”為方向,通過打造特色樓門(院)文化,培育居民自治隊伍的形式,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方法,增強居民認同感、提升社區凝聚力,真正促進老舊小區“美起來、動起來、活起來”。

在創建項目籌備期間,潘家園街道還多次組織社區召開居民議事會議,發揮聯動機制,群策群議,共同構思,討論樓門文化風格、內容設計等,吸收社區居民的合理化建議,凝聚居民自治合力,讓普通樓道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