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名家講經典”活動走進高校 閻晶明解讀魯迅小說《祝福》

2024年10月16日10:0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近日,第九屆北京十月文學月配套活動“名家講經典——閻晶明:文學經典新闡釋——魯迅小說《祝福》再解讀”在清華大學舉辦。本場活動也是“‘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書香行系列活動之一,由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清華大學共同承辦。活動邀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閻晶明為現場師生及線上讀者帶來精彩文學分享。

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寫於1924年2月7日,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后收入小說集《彷徨》。2024年正值《祝福》問世100周年。100年來,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和她悲慘的命運給一代代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魯迅的思想也通過其作品持續影響著世人。活動中,閻晶明從《祝福》出發,對小說“懸置”的標題、深刻的主題內容、精巧的結構、特殊的寫作背景以及精妙的藝術手法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細致分析了魯迅作品的思想性、文學性和藝術性,就經典作品作出新闡釋。

《祝福》所寫的是祥林嫂悲慘的一生,是關於一個人的人生悲劇,這與小說標題“祝福”所營造的過年節日氛圍形成強烈反差,閻晶明將這種反差歸納為小說標題的“懸置”,“小說標題與正文之間,形成了背反,或者說,在正文強大的敘述下,小說標題逐漸成為懸置”。閻晶明認為這種標題的懸置,是魯迅為小說起標題時經常使用的技巧,在《狂人日記》《藥》《風波》等作品中亦有體現,而在《祝福》中尤甚。

閻晶明通過對《祝福》文本的細致解讀分析了小說的主題,層層剖析了忙碌熱烈的節日氣氛、理學和儒家盛行的環境、宗教和迷信的文化理念對祥林嫂悲劇命運的促成。小說中借由“我”這個旁觀者,細致描述了回鄉所感受到的濃厚節日氛圍以及魯四老爺書房的景致,體現了魯迅語言的自然的深刻。“我認為這是魯迅大有深意所在。絞殺祥林嫂的無形之手,既是過年的‘無限的幸福’,也是甚至更是無處不在的精神束縛。

“如果說結構屬於形式,而形式服務內容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內容,《祝福》就是例証。”閻晶明認為,理解《祝福》的思想和藝術,必須要先從了解小說的結構入手,通過對《祝福》中敘述視角的剖析,點明了《祝福》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和成熟的現代小說特點。閻晶明認為,因為小說中敘述視角“我”的存在,祥林嫂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轉述而出的,繼而在轉述的過程中帶上了評價色彩,而這是小說最為著力的地方,“這幾乎就是一篇評論故事的故事,一個人的命運變成了所有人對其命運的評價史,這樣的小說結構是極具現代性的”。

此外,閻晶明從多樣筆法、藝術表現手法的角度,講述《祝福》中許多精妙且精確的細節,進一步闡釋魯迅如何通過精煉的語言和細膩的細節描寫,將復雜的社會現實轉化為鮮活的文學形象。閻晶明認為,《祝福》一文涵蓋小說筆法、散文筆法、詩性筆法、雜文筆法,運用對比、重復等藝術表現手法,不著痕跡地服務於小說的情景制造。

閻晶明感慨,《祝福》的偉大之處在於,不同的人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剖析,都可以闡釋出無限的意義,這是經典作品的魅力,也是我們在《祝福》問世100周年之際重新解讀這部作品的意義所在。

互動環節,閻晶明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如何認識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如何看待魯迅作品的現實意義”等問題一一解答,他鼓勵同學們在閱讀經典時進一步去了解作家的身世、思想和人生歷程,從經典作品中汲取現實力量並發現創作的思路與靈感。(王若凡 劉雅心)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