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力爭到2027年率先基本建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董兆瑞)今天上午,北京市召開“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海澱區專場。會上,海澱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區長、區政府新聞發言人岳立發布了《海澱區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實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6個相關配套文件。
“在今年中關村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了《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2024—2027年)》,明確‘到2027年初步建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岳立說,海澱區起草“1+6”文件,將作為下一步海澱區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舉措。
他介紹,“1”即《實施方案》,是統領性文件,明確了施工圖和路線表。同時為抓好落實,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圍繞服務保障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先行先試改革、文化賦能科技創新、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和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建設等配套了6個文件,進一步明確了136條任務措施,其中先行先試38條。
錨定我國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率先基本建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策源地、全球領先的產業發展高地、全球創新網絡關鍵樞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國際一流的高品質典范城區。到2035年實現影響力、競爭力、引領力全球領先,成為國際一流的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成為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重要標杆。
同時,《實施方案》也提出了具體發展指標,到2027年,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產出重大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高能級創新平台突破20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達到7個,萬億級企業實現突破,獨角獸企業突破60家等。
《實施方案》將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強化創新策源能力建設,打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主陣地。特別是要發揮好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加快釋放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創新效能,加快攻堅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形成競爭優勢,贏得戰略主動,為我國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海澱力量。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構建“1+X+1”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世界級科技領軍企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岳立具體介紹說,其中第一個“1”就是要全力建設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高地,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后面的“1”就是要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既要支撐區域經濟發展,又要強化服務科技創新的功能﹔中間的“X”就是要加快發展海澱優勢顯著、潛力大、帶動性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