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西城區圖書館:“文旅融合閱讀體驗行”走進北京鐘鼓樓

2024年09月05日16:3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9月4日,西城區圖書館“文旅融合閱讀體驗行”活動帶領讀者“走進北京中軸線上的鐘鼓樓”,聆聽這裡的歷史故事,見証一座古老都城的變遷。

北京鼓樓、鐘樓,又稱“北京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三代的報時中心,北京鐘鼓樓以其悠久的歷史、體量巨大的鐘鼓、前后縱置的建筑規制,在全國鐘鼓樓中獨一無二。鐘鼓樓作為北京中軸線北端的地標建筑,與天安門、端門、故宮構成的朝堂區域共同組成《考工記》所載“面朝后市”的都城規劃范式。

活動邀請北京鐘鼓樓講解團隊的王琢老師擔任講解。活動中,王琢為讀者介紹到:鐘鼓樓早為專用報時建筑,在600多年的報時歷史中,北京鐘鼓樓始終沿用先擊鼓后撞鐘,每日報時始於暮鼓、止於晨鐘的報時方式,為古都發布標准的“北京時間”。登上鼓樓二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87年北京市民族樂器廠復制的25面紅色大鼓,這些大鼓呈二字形排開,氣勢恢宏。1面主鼓,24面群鼓,主鼓象征一年,24面群鼓象征二十四節氣。活動現場,整點的擊鼓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激昂的鼓聲,整齊的動作讓大家精神為之振奮。

參觀完鼓樓,讀者們又走進鐘樓,在王琢的精彩講述下了解到:鐘樓的大鐘為明永樂年間鑄造。鐘體通高5.55米,重約63噸,被譽為我國的“古鐘之王”。鐘體全部由銅錫合金鑄成,撞擊時聲音渾厚悠長。在了解了銅鐘的鑄造方式、運送方法和懸挂方式后,大家紛紛感慨古人智慧的博大精深。

此次“走進北京鐘鼓樓”閱讀體驗行活動是西城區圖書館為慶祝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舉辦的眾多活動中的一場,后續還將開展“‘紅牆之畔話中軸’系列講座”“‘閱游京城 中軸之旅’少兒活動”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帶領讀者充分感受中軸線的歷史遺痕,體會中軸線的文化魅力。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