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人形機器人“天工”升級亮相

2024年08月23日08:2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人形機器人“天工”升級亮相

  最新版人形機器人“天工”亮相。 記者 和冠欣攝

“很高興跟大家再次見面,這四個月來我獲得飛快成長!”昨天,在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具身智能產業趨勢與未來發展論壇上,北京人形機器人“天工”升級亮相。

  4個月前,全國首個通用機器人母平台“天工”發布,實現了全球首例全尺寸純電驅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而這次亮相的,則是升級后的最新版本“天工1.2 MAX”,不僅長高了,變壯了,還更聰明了。

  60公斤“天工”動作更靈活

  之所以說“天工”長高了,變壯了,是因為它的尺寸已經發生變化:4月首秀的第一代身高為1.63米,體重隻有43公斤﹔6月發布的“天工1.1PRO”身高雖然還保持在1.63米,但體重已增長到56公斤﹔昨天亮相的“天工1.2 MAX”,身高長到1.73米,體重也達到60公斤。

  跟人一樣,更壯實的“天工”負載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續航更長,具有更強的智能交互和任務執行能力。

  如果仔細看關節,最新版的自由度已經從過去的28個增加到42個。“最新版的手臂更強大了,從過去的3個自由度增加到7個自由度。”研發“天工”的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樣一來,它手臂更接近人類,可以完成更多動作。比如,當“天工”端起一杯水遞給對面的人,現在大臂、小臂的自由度多了、靈活性強了,整個過程就會更穩,水也不會傾洒。

  手臂有更精准的動作控制,可以准確定位導航、自主決策,這與其實現了全鏈路具身智能能力閉環不無關系。

  它是如何看見的?在外觀升級的基礎上,最新版“天工”內置多個視覺感知傳感器及六維力傳感器,配備慣性測量單元和3D視覺傳感器,每秒可進行550萬億次計算。這就讓其“看”得更清楚。

  識別人類情緒交互更深層

  在現場,“天工”特意介紹了它的“弟弟”——“天軼”。與長得像人的“天工”不同,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天軼”自帶輪子,身高1.63米,體重72.5公斤,自由度16個,擁有輪式全向移動能力,腿部具備升降功能,可智能適配服務對象的身高和狀態。

  “天軼”可應用的場景也很多。相關負責人介紹,配合完整雙臂和胸口大屏,它能實現定位導航、平穩移動、自然對話和精細手臂操作,應用於接待、導覽、咨詢問答、場館介紹、舞蹈表演等多種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天軼”搭載了創新中心與北京大學情感與認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王韜教授共研的具身智能情感大模型。通過觀察面部動作表情,“天軼”能夠實現精確地識別人類情感與情緒,進行更深層次的智能交互。

  “百台天工計劃”推動應用落地

  昨天,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還公布了“百台天工計劃”,將向重點科研機構、高校提供超百台“天工”系列機器人,科研機構可基於“天工”按需進行二次開發,推動產業研究和應用落地進一步加速。

  除機器人整機外,數據集也是全球具身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相關負責人說,該創新中心已啟動建設具身智能數據集與數據應用平台,將打造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信息最稠密、最通用的具身智能數據集。

  “天工”之外,北京市還正在打造一腦多機、一腦多能的具身智能體母平台“開物”,著力攻關具身智能大模型及框架,聚焦多模態的關鍵算法、具身智能仿真應用建設、數據集建設及工具鏈完整體系建設,最終適配各類具身智能機器人,賦能各行各業實際需求。(記者 曹政)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