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建設全市首個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區” 制定25條具體措施
人民網北京7月19日電 (記者池夢蕊)以快遞、外賣等平台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聚集了大量新就業群體,他們是城市建設的“小蜜蜂”,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和守護者,也是黨建工作的新領域。東城區高度重視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7月18日,在京豫文化交流中心舉辦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區”建設啟動儀式,推動全市首個“友好城區”在東城落地。
啟動儀式上,東城區委副書記章建偉表示,近年來,東城區堅持黨建引領,理順體制機制,創新載體抓手,加強關心關愛,推動賦能提升,針對新就業群體開展了“四季暖風(蜂)”行動,建起282個服務陣地,打造了“小哥聚力港”“暖新驛站”等平台,今年制定了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18條措施等文件,以建設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區”為契機,吸引帶動新就業群體把東城當家,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
啟動儀式現場,與會領導為崇外街道“友好街區”揭牌。隨后東城區委社會工作部發布了《東城區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區”建設行動計劃》。行動計劃以不斷增強新就業群體的社會認同感和城市歸屬感為目標,圍繞文化友好、場景友好、設施友好、法律友好、健康友好、生活友好、成長友好、守護友好八個方面,制定了25條具體措施,推動建設全市首個“友好城區”。
區委宣傳部、區衛健委、區總工會、區司法局就相關友好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區司法局、區律師行業黨委與新就業群體代表現場簽署了公益法律服務協議。
東城區政協委員,新就業群體代表、順豐速遞快遞員詹銅川發出“共筑共建·東城有我”的倡議,號召廣大新就業群體踐行責任擔當,爭做社情民意的“網格員”﹔樹立行業形象,爭做文明實踐的“倡導者”﹔強化社會責任,爭做社會治理的“新力量”,為建設和諧文明有序的“友好城區”貢獻力量。
現場,與會領導集體啟動“友好城區”建設。據悉,東城區“友好城區”建設以崇外街道“友好街區”建設為起點,堅持“一街一策”制定具體方案,形成“1+17”方案體系,在引領中服務、在服務中引領,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推動促進新就業群體自覺主動融入超大城市治理。
東城區委書記孫新軍表示,東城區要認真抓好三個方面工作,推進基層治理與新就業群體黨建有效融合。以崇外街道為起點,加速區域“友好城區”建設,全面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要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持續拓展服務陣地,整合服務資源,打造更多服務項目,加強關心關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不斷增強新就業群體的責任感、獲得感、幸福感。要把思想引導和凝聚服務結合起來,注重宣傳黨的政策,將黨的聲音及時傳遞到新就業群體中,把新就業群體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要強化雙向互動,積極爭取新就業群體的支持參與。在著力解決新就業群體發展需求的同時,要注重將團結凝聚工作融入日常平常,引導新就業群體主動作為,發揮職業優勢,積極參與城市治理,達成“雙向友好”的共識,實現新就業群體與核心區基層治理的“雙向奔赴”。
下一步,東城區將進一步推動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拓展服務平台,豐富服務內容,延伸服務觸角,幫助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新就業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實將服務對象轉化為服務力量,合力推動核心區基層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