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企業增至4800余家 北京亦庄將加快布局合成生物新賽道

7月16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舉辦分論壇“合成生物賽道的未來”。圓桌討論環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庄)管委會副主任劉力表示,目前,北京亦庄的生物醫藥企業從去年的4200余家增至4800余家,下一步將加快布局合成生物新賽道,從監管機制、產業空間等方面多維發力,以精准支持、精細服務賦能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發展。
“合成生物作為顛覆性前沿技術,正在成為新質生產力重要的新賽道和新業態。北京擁有豐富的科創資源和場景需求,具有發展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的獨特優勢。”劉力表示,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台,北京亦庄在促進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將會在人才保障、科學技術供給、市場拓展等方面提供相應的支持。
在具體實踐層面,北京亦庄將如何搶抓合成生物新風口?分論壇上,劉力介紹,為加快產品研發設計和驗証試驗,北京亦庄將支持義翹神州、衍微科技等合成生物頭部企業牽頭建設產業鏈中試平台,與全市范圍內的中小微企業共享試驗平台、開源技術平台,為其在產業化和成果轉化落地方面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技術服務,從而支持中小微企業快速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亦庄在這一領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今年3月份,基於衍微科技建設的“天空之境合成生物制造公共技術平台”正式啟用,具備從合成生物技術到綠色過程技術、再到不同領域產品開發的儀器集群和創新技術網絡。
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優質空間的支撐。為此,北京亦庄率先打造天空之境-合成生物制造先行示范園區,利用北科建園區在建二期項目成為合成生物制造拓展區,謀劃舊宮鎮片區集中連片工業用地,在面向國際創新資源規劃建設的醫藥健康創新公園中,專門地塊打造合成生物制造儲備園區,預計累計可提供約5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
完善的政策體系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劉力透露,在生物醫藥領域,北京亦庄出台了“1+2”產業政策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建設全球“新藥智造”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今年還會圍繞合成生物制造出台相應的鼓勵支持政策,從而引聚一批全球合成生物制造領域的研發機構和知名科學家,初步形成完整合成生物制造產業鏈的產業集聚群和創新群,打造北京合成生物制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此外,北京亦庄將協同監管部門探索開展監管創新,設立監管創新研究院,為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友好的制度環境。而北京亦庄擁有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四大主導產業,也將為合成生物關鍵技術產業化提供核心裝備。
劉力表示:“當下,北京亦庄正在打造健康城市,在利用全城市場景助推健康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希望合成生物能夠在我們的整體布局中取得長足進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