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打出“政策惠才環境暖才”組合拳

7月1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分論壇“創新促進健康——亞洲健康產業論壇:香港視角”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庄)工委副書記於淼以“以人才驅動科技創新健康領域高質量發展”為題作主旨演講。
於淼介紹,北京亦庄始終將人才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活躍因素,全力吸引吸納、團結凝聚、聯系服務國內外各方面優秀人才,打出“政策惠才+環境暖才”組合拳,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在政策惠才方面,北京亦庄推動人才政策體系迭代升級,發布“人才十條”2.0政策,在生物醫藥等領域實施“一業一策”,加速人才引進。北京亦庄每年設置1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已形成了“產業升級基金+科創基金+種子基金+人才基金+市場化子基金”的基金體系。人才基金首期規模達兩億元,將通過“撥投結合”“投投聯動”“投促聯動”等多種模式支持人才發展。
於淼表示,“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用人主體最有發言權,為此,我們特別授權用人主體自主制定個性化人才政策,在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重點產業領域,分級分類建立重點用人主體目錄,每年最高提供500萬元支持資金,希望最大程度發揮用人主體積極性。”不僅如此,北京亦庄還創新人才評價與政策兌現機制,為讓人才在亦庄新城投資興業有更真切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建立了“條件備案、評審認定、自主認定、以賽代評、以投代評”等多種方式,認定4100余名“亦麒麟”人才。“一門受理”的人才服務綜合窗口、“告知承諾”“免申即享”等服務模式也不斷提升政策兌現效率。北京亦庄還注重搭建合作平台,依托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北京論壇和首都僑智發展大會等國際交流金名片,為人才搭建高水平國際合作平台。於淼透露,今年將圍繞落實中央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戰略部署,發布“北京經開區實施方案”,繼續支持醫藥健康等領域人才創新發展。
在環境暖才方面,北京亦庄聚合科技創新和產業集群優勢,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良性循環,並組建了全市首個市場化人才發展集團,率先建設全市首個百萬平米國際人才社區……“我們著力高品質構建‘人’‘城’‘產’融合環境,讓各領域人才有更多獲得感,以滿滿誠意用心引才、精心育才、真心留才。”於淼介紹,北京亦庄始終把人才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活躍因素,全力引聚國內外各方面優秀人才,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目前,北京亦庄人才總量已近40萬,每年保持8%以上增長,逐漸形成了以百名頂尖和杰出人才,千名行業領軍人才,萬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師為代表的人才雁陣。在“引得金鳳凰”的基礎上,北京亦庄與北大、清華等名校共同建立產教融合基地,並計劃與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院校開展戰略合作。精心育才環境的營造獲得了累累碩果,當前,北京亦庄人才貢獻率、人均GDP、人均發明專利數量等關鍵指標均在全市處於領先水平。
據了解,北京亦庄將2.8萬套的公租房、保租房等60%以上面向保障人才優惠租售,滿足人才居住所需﹔為人才子女優先安排入學,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引入,推動優秀師資隊伍落地,在家門口辦最好的教育﹔持續改善區域醫療衛生體系,為人才提供就醫綠色通道和體檢服務,不斷完善多層次、多元化醫療服務體系……此外,在生態環境、交通出行、文化生活等領域,北京亦庄也將著力建設一座有亦庄溫度的宜業宜居品質新城。
在構建人才發展格局,繪就人才與亦庄新城雙向奔赴美好圖景的同時,北京亦庄也在立足京港攜手合作、共促科技人才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今年2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香港舉辦2024投資亦庄高質量發展主題推介暨北京亦庄攜手香港全球合作伙伴簽約儀式,表達與香港企業、人才合作開創未來的良好願景,獲得香港投資推廣署認可與贊同。此前,北京亦庄還積極組織區內企業深度參與“2023京港青年科創人才發展峰會”、京港澳青年科學家高峰論壇,舉辦專場推介會,推動京港兩地企業、項目、人才交流交融,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共吸引了450余家港資企業落地發展。
未來,北京亦庄持續以“人才驅動創新”為著力點,加強與香港在醫藥健康領域的深入合作,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促進京港企業和人才對話聯動,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耦合,共同增強我國在全球醫藥健康產業領域的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期待能與大家一同用好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人才和創新優勢,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和全球生物技術協同創新,也希望更多青年人才來到北京和亦庄,共享合作發展成果。”於淼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