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行走通州大運河 打卡文化新地標【6】

2024年05月27日10:08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北京藝術中心。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北京藝術中心。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李博)北京通州大運河畔,一座“文化糧倉”、一間“森林書苑”、一艘“運河之舟”設計新穎造型獨特,三大文化設施於去年年底對公眾正式開放。一經亮相便火爆出圈,今年“五一”假期三大文化設施總計接待游客16萬人次。

當前,北京正著力打造“書香京城”、創建“博物館之城”、建設“演藝之都”,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位於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由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組成,建筑規模約30萬平方米,配套共享設施建筑規模約30萬平方米,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打造輻射京津冀的市民文化新地標。

“運河之舟”續載歷史文脈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船、帆、水三個元素,以運河為線索,將歷史文化融入建筑之中。共享大廳屋頂造型取自“船”,展陳大樓屋頂造型取自“帆”,兩座建筑間有一條長約270米、寬約20米的休閑水街,運河故道曾在此流淌。

大運河博物館建筑面積約9.97萬平方米,由基本展陳、專題展覽、開放展示、臨時展覽四大類型構成,游客登上“運河之舟”,仿佛穿越時空,與千年漕運文化進行一場跨越時代的對話。

展陳大樓二層正舉辦“京華通惠 運河永濟—北京與大運河歷史文化展”,圍繞大運河與北京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以人、水、城為內容主線,講述從春秋時期運河肇始到當下大運河文化帶的故事,共展出文物一千余件。位於主樓三層的“不止運河——沉浸式體驗展”採用目前國內博物館規模最大的三維衍射系統裝置,觀眾可穿越時空,暢游大運河。

博物館運河風物(文創空間)、運河書屋(閱讀空間)、碼頭小敘(咖啡廳)、運河食舫(餐飲服務)和運河小鋪(文創體驗)五大文創空間可提供紀念品、餐飲等服務。

“文化糧倉”精釀文化盛宴

北京藝術中心建筑外觀設計靈感源自古運河糧倉,被譽為“文化糧倉”,建筑面積12.5萬平方米,由三座獨立建筑體組成,包括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小劇場4個室內劇場,以及1個戶外露天劇場。

歌劇院擁有國內最大、功能最全的沉浸式擴聲系統,葡萄園式音樂廳擁有鎮廳之寶“法國浪漫派”管風琴。這裡匯聚8K、5G、AR、VR、全景聲等,觀眾可以感受到“藝術+科技”最新應用成果。

演出節目安排上,運營方將國家大劇院經典劇目引入北京藝術中心,實現同步上演,還引入音樂劇、現代舞、先鋒戲劇、沉浸式表演等藝術門類,拓展演藝新場景,打造吸引年輕觀眾群體的都市文藝生活打卡地、集聚地。

據介紹,自去年底正式運營至2024年5月中旬,北京藝術中心共上演104場演出,舉辦藝術活動106場。觀演人數5.4萬余人,公眾參觀人數9.6萬人。

“森林書苑”點亮知識之光

走進北京城市圖書館,“森林書苑”名副其實:這裡沒有傳統圖書館四四方方擺設,打破了實牆隔離,144棵銀杏樹撐起屋頂宛若森林傘蓋,巨大玻璃幕牆引入自然光,書架擺設打造“書山有路”之感,游客讀者沿山間閱覽區拾階而上,猶如穿梭在森林之中,或停留在山丘溝壑之內,可席地而坐,手捧喜愛的書籍靜心閱讀。

在少年兒童館,讀者不僅能享受圖書借閱、閱讀指導與活動等服務,還能通過智慧展陳、4D觀影等高科技設備設施進行沉浸式閱讀、學習。城市圖書館還設有24小時休閑就餐區,有精美的文創展示,還可以喝一杯機器人“拉花師”做的咖啡,感受愜意的休閑時光。

截至4月15日,北京城市圖書館已累計接待讀者118.67萬人次,讀者平均駐留時長為2.3小時,書刊外借總量達21.77萬冊次。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