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全力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確保如期建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本報訊(記者 祁夢竹 范俊生)昨天下午,部市共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場推進會議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召開。市委書記尹力強調,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黨中央賦予北京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也是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入抓好關於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各項任務,全力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確保如期實現既定目標,建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更大力量。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陰和俊,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侯建國,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曾益新,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出席。
尹力感謝中央有關部門對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大力支持。他指出,當今世界,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科技競爭日益激烈。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積極搶佔科技制高點,尤為迫切、十分重要。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積極作為。首要任務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國家實驗室,以其為龍頭和支柱統籌各方力量資源,開展協同攻關。要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和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清潔能源、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實現更多突破。
尹力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積極作為。緊密圍繞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新領域新賽道。緊抓創新高地建設,把中關村打造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深化“三城一區”聯動發展。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要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上積極作為。強化創新資源跨區域開放共享,組織好跨區域科研攻關項目。發揮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作用,高標准建設好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等重點園區,切實提高區域內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比重。抓好產業協同,聚焦重點領域強化產業鏈延伸布局和協同配套。
尹力強調,要統籌科技與教育、人才一體發展,在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上積極作為。突出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提升國家實驗室、各類科研平台和創新主體吸納人才的能力,面向全球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不斷完善推出支持政策。要持續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在營造開放創新生態上積極作為。繼續發揮中關村改革“試驗田”作用,推進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措施直達園區、項目、企業。深化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和領域改革,在科技金融、激勵評價、成果轉化、項目組織管理等方面,推出一批創新政策,激發創新活力。抓緊籌備中關村論壇,爭取更多務實成果。
尹力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堅持黨中央對科技工作集中統一領導,北京市會同各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一道把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強化統籌協調,更好發揮部市會商、部際協調作用。北京市要強化第一主體責任意識,市有關部門和區全力以赴推動各方面任務和重點項目落地見效。
陰和俊指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戰略,在部市共同努力下取得豐碩建設成果,正在向實現功能全面升級新階段邁進。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要把握時代大勢和戰略機遇,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走在前列,在更寬領域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在更大范圍內聯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主動在國家戰略全局中勇擔當作貢獻。下一步,科技部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根據黨中央關於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決策部署,與北京市和各部門加強協同聯動,堅持高標准、高定位,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支持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一是強化統籌協調,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二是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三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四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政策體系﹔五是擴大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打造面向全球的開放創新環境。
會議通報了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展情況及下一步重點任務,就貫徹落實關於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進行動員部署。中央有關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
會后,殷勇、侯建國共同簽署了《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國科學院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
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証監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自然科學基金委等中央有關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北京市領導,市有關部門和各區負責同志,有關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負責同志等參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