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員密集場所不足兩條疏散路徑 應盡快按標准改造

人民網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李博)3月29日,北京市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工程師李雲浩介紹,今年以來北京市開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檢查單位9.9萬余家次,整改各類消防安全風險隱患11萬余處,曝光火災隱患單位、消防違法行為1000余家次。一季度,北京市消防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李雲浩說,當前氣溫回暖,大風天氣增多,企業生產經營用火、用油、用電、用氣頻繁,建設工程、裝修項目開工動火動焊量大,加之清明節臨近,火災風險因素疊加。李雲浩表示,各單位要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檢測和維護保養,嚴禁違章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影劇院、醫院、養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營業期間要落實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舉辦節慶、促銷活動時,場地設置、電氣設備等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制定針對性應急處置和疏散預案﹔餐飲場所要規范用火、用氣管理,定期檢查維護電氣、燃氣設備,定期清理油煙道。商場、集貿市場、公共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禁止動火作業。市民居家注意用火、用電、用氣安全,及時清理陽台、樓道、廚房可燃雜物。
隨著氣溫穩步回升,楊柳絮將增多,李雲浩說,楊柳絮燃點低,燃燒蔓延速度快,火災危險性大,各社區、單位要及時洒水濕化、清掃掩埋小區、停車場、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及加油站等地點的楊柳絮,管好火源,嚴防楊柳絮釀成火災。
從近年來各地發生的火災事故看,火場疏散逃生不及時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一個關鍵因素,李雲浩解釋,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本身疏散路徑不足,沒有足夠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或者“生命通道”被佔用、堵塞、封閉。今年北京市防火安全部門針對人員密集場所開展安全疏散專項治理,重點解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數量不足和被佔用、堵塞、封閉的問題,全面打通“生命通道”。
根據相關建筑防火設計標准規定,托兒所、幼兒園,醫療建筑、老年人照料設施、兒童活動場所、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以及地上建筑面積大於2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大於50平方米的人員密集場所,均應當設置2個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或疏散樓梯,但應通過外窗、逃生輔助設施等方式,確保建筑至少有2條疏散逃生路徑。人員密集場所還應安裝符合技術標准要求的疏散指示標志,單位應定期開展巡查檢查,保証疏散指示標志完好有效。
李雲浩提醒:人員密集場所單位如不滿足兩條疏散路徑,應盡快按照標准組織進行改造建設,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嚴防發生次生災害。各單位要確定責任人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進行統一管理,及時發現、勸阻、制止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拆除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防盜網、鐵柵欄、廣告牌等。
李雲浩表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單位和住宅區的物業服務單位應在消防車通道設置明顯標識,並加強巡查,對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車通道的行為,及時勸阻並督促改正。對拒不改正的,及時向消防部門報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