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昌平區集中推介19個優質產業項目

2024年03月29日10:0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董兆瑞)3月28日,2024年昌平區產業用地推介會暨產城融合發展推進會舉行。會上,昌平區集中推介了未來科學城北區、昌平新城東區、朱辛庄新區二期等19個優質項目,系統介紹了區域空間規劃、產業發展、重點地塊位置、周邊配套等情況。

未來科學城打造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

經過14年集中開發建設,未來科學城已成為人才創新創業、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目前,未來城區域已具備供地條件的各類產業用地近80公頃、總建筑規模約150萬平方米,為高精尖產業項目落地提供充足發展空間。本次活動上,未來科學城重點推出了9個產業和商辦用地項目,規劃佔地面積約60公頃,建筑規模約112萬平方米。

其中,生命谷區域重點推介生命園三期B0072地塊,為M4工業研發用地,規劃佔地面積1.33公頃,建筑規模2.66萬平米,可與周邊成熟的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將重點引入醫藥健康領域的高精尖企業。馬池口埝頭工業區0003、0016地塊為F3其他類多功能用地,規劃佔地面積9.91公頃,建筑規模約10萬平米,可重點引入冰雪文旅核心IP企業,打造全球領先的冰雪娛樂產業。

朱辛庄街區旨在積極構建高端產業數字化集群,該區域推介兩處用地,分別是朱辛庄二期M4工業研發用地規劃佔地面積3.04公頃,建筑規模7.6萬平米﹔沙河鎮七裡渠F3其他類多功能用地規劃佔地面積1.16公頃,建筑規模4萬平米,緊鄰地鐵朱辛庄站,西側融入M型景觀生態綠廊,周邊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正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將重點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新技術企業。

立足福田區域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基礎,昌平區按照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布局要求,在首鋼一線材地塊布局昌平首個機器人產業園,將提供佔地面積10.57公頃,建筑規模約25萬平米的M1一類工業用地和M4工業研發用地,以機器人龍頭企業為引領,打造覆蓋“研發+生產”全鏈條的機器人產業成果轉化基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助力北京成為全球未來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街等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於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5平方公裡,作為昌平新城“一主三副、一帶一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京市地區活力消費圈的44個新增培育型商業消費聚集區之一。目前,正在立足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以創新型生活服務業作為突破,加快建成基礎設施完備、公共服務優良、商務商業發達、居住品質一流的魅力新城。

目前,昌平新城東區正在加速推進供地工作,僅去年就實現商品房31萬平方米的上市工作,城市建設率接近50%。本次重點推介的7處B類商業、商務用地均位於新城東區中心區域。其中,新城東區中心區商業Mall,是東區未來商業的核心項目,該項目規劃土地面積約6.73公頃,規劃建筑規模約13.45萬平方米,可打造為獨具特色,多元時尚的消費綜合體和休閑打卡地,通過融入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打造城市標杆型商業項目。

新城東區中心區濱水商街項目規劃用途為B1商業用地,規劃土地面積、建筑規模均為8.97萬平方米,可結合項目西側東沙河水系,打造親水休閑城市界面,融景觀美感、文化調性和商業溫度為一體,打造昌平品質生活和夜間經濟的新亮點、新場所。

中關村昌平園中心區打造研發經濟價值承載區

中關村昌平園是昌平區創新發展的起步區、科技企業和人才的聚集區。其中的昌平園中心區共5平方公裡,經過30多年的發展,培育了一批優勢產業、領軍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了近20家上市企業。

本次重點推薦的M類產業用地就位於中關村昌平園中心區及“兩翼”板塊。其中,中關村昌平園中心區的東部工業用地項目面積約2.97公頃,建筑規模約5.94萬平方米,目前該地塊已基本具備供地條件,可隨時為各類產業提供發展平台,構建具有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力的智慧產業聚集地。同時,中關村昌平園中心區內尚存20余公頃存量地塊,具備承接醫療器械研發轉化、小試、中試、生產制造等產業環節承載力,目前正在加快推進盤活利用,探索轉讓、出租、產權人與項目股權合作等多種盤活方式,充分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水屯工業園區工業用地項目將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化藥等先進技術產業化項目承載,打造水屯醫藥健康先進技術產業園。崔村工業園區工業用地項目對外聯動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對內協同“兩谷一園”,產業鏈接清華科學城、醫療器械城,可實現空間協同、產業聯動、資源共享、創新引領,打造昌平園中心區縱深腹地。

昌平區高精尖產業專班負責人傅超介紹,當前,昌平區產業發展空間充足,承接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優勢明顯。按照“突出特色、相對聚集”的思路,昌平區制定了產業用地供應三年行動計劃,布局了生命科學走廊、小湯山未來美城等重要組團,產業供地面積連續三年增長,“十四五”期間可供應產業用地超過1萬畝。“接下來,昌平區還將強化產業支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落地提供全流程跟蹤服務,全力保障手續辦理和項目建設,助力企業早日拿地、盡快開工、早見成效,切實為廣大入區企業長久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