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庄交通樞紐附近電子圍欄全覆蓋

“現在每次經過宋家庄地鐵站,路邊的共享單車都整整齊齊的,以前擁堵混亂的場面不見了。”每天通勤都要經過宋家庄地鐵站的張先生,最近見証了地鐵站周邊環境的大變樣。
張先生住在地鐵站附近的鑫兆雅園小區,宋家庄地鐵站在石榴庄大街和宋庄路交叉口,是一座三軌交會的大站,從早上通勤高峰開始,地鐵站外就會密密麻麻停滿共享單車。“以前每天都這樣,從早到晚不見少,人行便道上根本停不下,車子就溢到騎行道上,道路擁堵嚴重。從這兒經過,得跟汽車搶路。”他說,由於共享單車數量多,僅靠運維人員人工維護停放秩序顯得捉襟見肘。“很多時候這邊運維人員剛擺整齊,那邊又亂停亂放了。”
石榴庄街道相關負責人魏峰介紹,作為北京市東南部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宋家庄交通樞紐集軌道交通、公交客運、出租車、小汽車、自行車、步行等交通出行方式於一體,年客流量達1700余萬人次,日均客流量也以數萬計。與龐大客流量相對應的,就是宋家庄交通樞紐周邊同樣龐大的共享單車停放需求。經統計,在早高峰時段,地鐵站附近共享單車平均每天的停放數量多達1400余輛。
“共享單車亂停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鑫兆雅園社區就在宋家庄地鐵站旁邊,社區工作人員程楊對這一區域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情況十分清楚。他說:“宋家庄地鐵站共9個進出站口,其中7個有停放空間,但緊鄰地鐵站的位置停放空間有限,無法滿足停車需求,需要再往遠處停。為了方便進出地鐵站,部分騎車人選擇就近停放,在緊鄰地鐵站的位置‘見縫插針’,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車輛佔據盲道、堵塞步道,甚至溢到騎行道和機動車道的情況。”
魏峰說,街道曾多次協調共享單車企業進行治理,例如加派運營人數、增加清理頻次等。“但這並非長久之計,效果也並不理想。”為徹底改善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形成高效、可持續管理機制,在豐台區城市管理委員會的指導幫助下,街道經過多次現場調研,在地鐵站附近規劃出17處停車空間,並建設電子圍欄系統,將包括宋家庄地鐵站7個進出站口、首開福茂等3個商業區域以及紅獅家園等6個小區框定為圍欄結算區,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結算區內還安裝了固定式藍牙嗅探監控,能夠隨時了解監測區域內各共享單車企業的車輛停放情況,街道、社區與電子圍欄運營公司、各共享單車企業建立了溝通聯絡機制,對出現車輛淤積的點位,能夠更加及時地清運。”
家住宋家庄家園的李女士還發現了“意外驚喜”。她說,地鐵站周邊有宋家庄家園、鑫兆雅園、紅獅家園等多個小區,共享單車隨意進出小區的問題讓不少居民感到頭疼。“這次建設電子圍欄結算區,這幾個小區門口都設置了專門的停放區域,共享單車進小區后無法落鎖,需要在小區門口的規定區域停放。不光地鐵站外的停車秩序得到改善,小區裡亂停亂放的問題也解決了。”本報記者 鹿藝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