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門頭溝災后恢復重建整體規劃獲批

109國道將打造成全域風景道

2024年01月19日08:5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記者 張驁 通訊員 張雯

《門頭溝區災后恢復重建整體規劃(2023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於近日正式獲得市政府批准。《規劃》圍繞村庄安置重建、市政交通基礎設施提升、綜合防災體系建設、產業轉型發展等13個方面統籌謀劃,標志著門頭溝區全面統籌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和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進入快車道。

構建空間新格局

《規劃》中提出,未來,門頭溝區將構建“一主一次,兩帶兩翼,多脈聯通”的空間新格局。其中“一主”為門頭溝新城(城區)﹔“一次”為齋堂鎮中心區﹔“兩帶”為永定河生態文化融合發展帶與沿109國道區域協同發展帶﹔“兩翼”即新城-軍庄至海澱山后、新城-潭柘寺至房山兩條區域協同發展走廊﹔“多脈聯通”則強調以溝域為基本單元。

對此,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門頭溝分局黨組書記賈驥透露,“這一空間格局突出門頭溝新城和齋堂鎮在全區空間結構中的中心地位。凸顯永定河、109國道歷史文化與生態特色,強化救災和生態通道的聯通,體現與海澱區、房山區、石景山區聯動發展的思路。”

兩道防線抵御洪災

針對全區未來防洪、抗災需求,《規劃》中提出,構建“西排東擋、環山截流、疏蓄聯動”的防洪格局:“西排”是指西部山區以保障鎮村防洪安全為主要任務,結合水庫、塘壩、小流域治理,消能減勢,蓄排結合,以排為主。“東擋”是指通過永定河右堤攔擋永定河過境洪水,保障新城防洪安全。“環山截流”即在環山建設區外圍修建截洪溝截導坡面洪水,分段入河,消減坡面洪水威脅,保障環山建設區防洪安全。“疏蓄聯動”即河道疏挖治理與蓄滯洪措施有機結合,實現區域防洪安全。

未來,門頭溝區防洪將以“中災正常、大災可控、巨災可救”為目標,構建以防災體系和抗災體系為第一道防線,救災體系為第二道防線的山地城鎮綜合災害防御體系。完善山區“三橫五縱”、新城“七橫三縱”的路網布局,打通與房山、昌平跨區域的大循環和山區—新城區域內小循環,形成互聯互通的主輔生命廊道。

此外,構建多源聯網、分散應急供水網絡,推進新城與中心城區供水管網聯通,補齊新城排澇和雨污利用短板。推進供電線網由單聯絡向多聯絡轉變,打造8個通信網絡堡壘基站。高標准恢復重建公共服務設施,強化“平急兩用”功能。

建設十大主題溝域

根據《規劃》,門頭溝區將以109國道沿線和永定河文化帶作為帶動山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經濟引擎,構建“山、水、村、驛”4類景觀系統、18大山水人文場景、78個特色景觀節點,形成“新城—妙峰山段”“王平鎮段”“雁翅鎮段”“齋堂鎮段”“清水鎮段”等五段特色景觀,將109國道沿線風貌打造成為讓人“慢下來、靜下來、愛起來”的全域風景道和京西生態文明窗口。同時,依托農林特色資源,打造山區生態溝域樣板,推進妙峰山鎮葦甸溝、妙峰山溝(櫻桃溝)、齋堂鎮爨柏溝、沿河城溝、王平鎮韭園溝、王平溝、雁翅鎮田庄溝、清水鎮靈山溝、百花山溝、龍門澗溝等10條溝域旅游設施建設,打造十大主題溝域。

本次規劃期限為2023年至2035年,其中一年近期目標為安全兜得住、生活能恢復、服務有保障﹔三年中期目標為生活有奔頭、發展有動能、安全韌性強、生態環境優﹔遠期目標為城鄉統籌更全面、綠色轉型更深入、空間格局更優化、服務保障更有力、山水魅力更彰顯、人民生活更幸福。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