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古建妙音繞梁 文物煥發新生 2023北京古建音樂季落幕

2023年11月23日12:1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近日,隨著“聲聲不息”專場演出落幕,為期一個多月的2023北京古建音樂季系列活動圓滿收官。

該活動自9月22日預熱啟動以來,以東城區為原點,聚合中軸線沿線點位,採取線下展演與線上直播的方式,在天壇、鐘鼓樓、宏恩觀、普度寺、汀州會館(北館)、白塔寺、大覺寺、萬壽寺、戒台寺、先農壇等點位,舉辦10場雅致優美的小型音樂會和面向青少年開展文化傳承的公眾藝教活動。

2021年,北京古建音樂季由東城區首次創新發起,迄今已舉辦兩屆,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模式,用音樂生動講述文物故事,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方式,煥發古建空間活力。古建音樂季自2021年創建以來,便遵循著“一處一策”的策劃原則,為每一座古建策劃定制的內容,賦予它獨有的魅力和生命延伸。

2023北京古建音樂季以“伴瓦梁以旋律,給歲月以生命”為主題,東城區充分發揮文化遺產資源稟賦,以音樂為古建傳聲,讓古建與音樂共鳴,生動講述新時代的文物故事。在北京最美的秋日,一場場小而精、雅而美的音樂會接續與觀眾見面,讓古建及其所蘊藏的歷史煥發嶄新的生命力,也讓現代人生活在一種更深邃的時空意義上。人們在古建場所裡展開對建筑、音樂、美術、歷史、人文的沉浸式體驗,以嶄新形式參與文化傳承,也為文物價值的詮釋提供全新角度,以音樂為媒介,以古建為載體,傳播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

本次活動舉辦過程中引發諸多知名藝術家、建筑師共鳴。在宏恩觀、大覺寺演出的著名大提琴家宋昭說,“‘古建音樂季’的真正意義不僅是給音樂家提供表演的舞台,更是一個特殊的情境,讓音樂家之間產生共鳴。而特殊的場所給了音樂更多的情境感,未來希望古建音樂季的文化聲量和影響力輻射到更廣的范圍。”

據了解,古建音樂季每一場演出的策劃都是根據前期對古建的聲學結構、歷史文化功能進行詳細調研和策劃后最終確定。秋風與銀杏樹樹的陪伴下,古建與藝術裝點了東城整個金秋:被稱為“龍尾之要”的宏恩觀在音樂中開啟新生、奏響序章﹔天壇神樂署玉振金聲再現宮廷雅樂的新魅力,汀洲會館裡的南腔北調見証“中西和鳴,鐘樓裡的建筑歷史講堂,萬壽寺西洋門前的羽管鍵琴演奏﹔銀杏飛舞下的大夢大覺,普度寺紅色檐柱旁時代與人文的“詩”,白塔寺裡跨越八個世紀的回答,穿越戒台鬆濤妙音陣陣,聆聽先農壇內外聲聲不息。

近年來,東城區以中軸線保護為抓手,全面推進老城保護復興,完成太廟、社稷壇等文物騰退,推進皇史宬、曹雪芹故居開放利用,推出鐘鼓樓數字展陳,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東城區將繼續踐行“崇文爭先”理念,守正創新,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加大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進一步打造文物活化利用品牌活動,全力推進文物工作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挖掘中軸線文化內涵,生動講好“北京故事”,依托轄區內的中軸線周邊文化資源,以“中軸攬勝 文潤東城”為主題,組織策劃開展“中軸線上”系列文化活動,促進文物普惠共享。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